李光乐先生是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太极拳松柔浅探不仅是一次深入研究太极拳内涵和科学原理的过程,也是对如何将这门古老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并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一次探索。通过观察和实践,李先生发现,无论是哪种武术流派,只有坚持“松柔”这一基本原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太极拳。
在练习太极拳时,特别强调的是要保持身体上的松柔状态,这意味着在动作中必须注意到每一个部位都要达到一种自然而然、轻盈且灵活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体现在手法上,还体现在整个身体的运动轨迹上。只有当我们能够将身体中的所有关节、肌肉放松下来,让它们自由地活动,就能感受到那种“如行云流水”的感觉。
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太極拳大会期间,我有幸见证了陈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立清老师展示他的技艺。当时,他用一只伸出的右手示范了他所说的“搭手试不到手”的境界。这让我惊讶于其无比的手感,而且随着我的触碰,她的手也随意移动,我感到非常轻巧,就像触摸到一块飘动的丝绸一样。我记得陈老师说:“如果你练到这样的程度,那就算有一点意思。”这些话至今仍然深刻地印象着我。
演练太極,以松柔为重点至关重要,但切勿以身躯各部位软化为目的,而应注重肢体运动轨迹圆活、柔顺,同时把握虚实转换之机,即使在高度柔软的情况下,也需要其他条件综合运用,如沉稳匀细圆活轻灵等等。
任何形式或风格下的打击运动都倾向于刚劲,因此,对于想要学习和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来说,要从放松开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训练中,我们经常听到教練们提醒我们“用意不用力”,但很多初学者很难摆脱僵硬,因为他们习惯于使用外家拳中的硬力和刚劲。如果没有长期而持续的心理准备和实际操作,他们就无法完全理解或实现舒展自然要求,全身关节、肌肉逐渐追求舒展克服僵硬,最终达到张弛有度、舒畅良好的感觉。
此外,尽管锻炼后可能会感到疲劳,但正确进行可以帮助恢复体力。而对于那些高血压患者来说,更应该注重松沉柔顺,因为这样做既能改善或消除拙力与僵劲,又能促进静脉血管回流,从而降低血压。
总结起来,“松沉”是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放开全身内外四肢百骸筋韧皮肉,使经络通畅,而非简单地去掉紧张。冯志强先生曾说过:“由 松沉入手求柔顺是初习太极去掉僵劲进入柔顺阶段,是培养内劲关键方法。”通过心意混元气行如水,不停也不滞,便可形成周身内外通贯无阻之效果。此外,“生活化”这个概念更进一步强调,将这种意识引入日常生活中,使事事皆以软弹替代撞击,以弱替代强,从而让整个人生充满了那份模糊却又明确的情感——即便是在平凡日子里,也能感受到那份永恒存在但又隐约若有的美妙力量。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7
2025-01-28
2025-01-23
2025-01-31
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