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极拳24式一步一步的探究之旅李光乐的秘诀

太极拳是一种集文化内涵与科学论据于一体的内家拳种,它以柔为体,以柔为用,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笔者认为,不管是哪门哪派,不论是传统套路还是新编套路,只要违反了“松柔”这一原则,便不能称之为太极拳。前辈们特别强调,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其用意是在学练时,时刻注意不断努力追求高度的松柔。

曾见过不少名家的练法,他们不仅手法松软、圆活,而且整个身体上下左右无不松软圆活,如同行云流水;心神意念也隐现神韵暗藏。记得在北京第二届世界太极拳大会期间,陈立清老师解释了太极拳松柔的特点及其在四肢末梢表露时,说:“你们谁摸摸我这手?”他的手好似锦绸般轻盈,让人感到好奇和震撼。

演练太极,以松柔为重点至关重要,但切莫以身躯各部位的舒缓为操练目的,而应注意肢体运动轨迹的圆活、顺畅,把握好虚实转换之契机。太极要求放松,只是在尽可能少用力或不用力的情况下,通过意识作用逐渐达到最大限度的舒缓。初学者常常发现自己僵硬难除,这源于生活中习惯使用硬力和外家拳中的刚劲。

要想去掉拙力与僵劲,就必须从放松开始。在工作学习运动中精神躯体都处于紧张状态,对初学者来说身体活动虽然有一张一弛,一紧一 松,但总是紧多 松少。这需要长时间锻炼才能达到舒坦自然要求,全身关节肌肉在锻炼中不断追求舒坦,最终克服僵劲,使周身出现张弛有度、舒畅自然良好的感觉。

高血压病患者练功时,更需注重松沉入手求大腿顺,这样可以改善或去掉拙力与僵劲。而冯志强先生提到,“由松沉入手求大腿顺,是培养太极柔韧内劲关键方法”。他还说,“所谓‘ 松沉’,就是在放开之后有沉坠意思”,首先要放开全身内外四肢百骸筋韧皮肉尽可能地放开,使经脉通畅无滞。

陈式混元 太極拳对于“ 松沉”的操作讲得很明确,他说:“操作在心,要让心想放开,则全身内外无不放开。”同时,还讲到意想节窍放开,同时骨髓气贯注而出肌肤,再通经络达四梢,则放在开放中的有着,有这样的效果久后可达成“ 松沉”。

有些名家主张追求“ 松软”除了训练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用整体力代替局部力,以软弹替代撞击以雌性替代雄性,并要求事事如此做到“ 莫生勿死,从今往后,无论何处何境,都须保持一种如水一般自由自在地流动的心态。”

总结来看,每个学校每个师傅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但笔者认为,“ 莫生勿死,从今往后,无论何处何境,都须保持一种如水一般自由自在地流动的心态。”这种方式对我们理解并掌握" 甲子" 的意义至关重要。在定桩走架的时候,我们应该像没有任何目的地一样进行,而不是刻意模仿某些形状或招式,因为这样会使我们的行动变得拘束和机械化。如果我们能够像完全没有目标或者形状一样进行,那么我们的行动就会更加自然而然,也更容易进入那种富含弹性的掤势状态,从而逐渐实现真正的大器晚成。

最后,要想深入理解并掌握李光乐先生教导的一系列步骤,我们必须将这些知识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将其变成为一种习惯,即使是在平凡的一天里,也能感受到那份独有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事务上的应用以及生活上的实践,将理论转化为了实际行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每一个细微变化,为自己的修炼提供最大的帮助。此文旨在分享李光乐先生关于如何一步步领悟和掌握该系统24式 太極拳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来提升个人修行水平。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