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沉则随,太极拳的道法自然
在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中,有着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偏沉则随”,这句话是物体、运动的一正一负的一两条运动规律。它指出,在练拳时,要通过“偏沉”的方式放松,借助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来产生流水般的动作。
这条原则不仅适用于太极拳,还能应用于自然界中的万物。就像山石因偏沉而滚动,山体因偏沉而崩塌,空气因偏沉而起风,车轮因偏沉而滚动,这些都是不受人为意志影响的事实,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在太极拳中,“偏沉则随”内含了力的机理,是包括在内的自然物体由于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一边松开,一边失去平衡,从而产生运动。这是一种无为而为、以柔克刚的运动方式,与传统文化相契合。
王宗岳先生提出的“双重则滞”与之相反,是一种主观用力、强制性的运动方法,这种方法会导致身体僵硬,不利于练习者健康长寿。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双重,用“随”、“软”的力量克服“滞”,把握住“偏沉则随”作为修行的真谛,不断坚持和深化。
通过学习水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一原理。水能够流淌千里,但也可以细如潺潺小溪一样,它能顺应环境变化,如同智者灵活应变。如果我们模仿水之形,学习其性,就能达到练习者的目的。这就是道法自然的大智慧,也是太极拳修炼的心法。
要真正掌握这一原理,我们需要学习到一种特殊的感受,那就是松大柔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让自己的身体细胞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让它们既有凝聚力,又有扩张性,这样才能实现整体上的均匀细腻感觉,就像水一样轻盈自如,无处不透露着生命活力。
此外,当我们想要移动自己的身体时,如果使用力量就会出现障碍,而如果采用正确的手段,即利用自身重量并借助地心引力,则会更加轻松有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要用自己的重量推动自己,而不是依赖肌肉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次移动都像是由内而外推进,没有明显阻力,只需任由本身向下落去或向上升起即可完成转换,从而达到全身协调一致的情况。
最后,由于我们的身体每个部位都有一定的质量,所以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成为推动其他部分移动的地方。而骨盆作为整个系统中的关键部位,其位置改变能够触发腰腹肩胯等其他区域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动整个身体。此过程就像是秤砣在杆秤上的移动,使得秤盘根据不同的位置发生变化,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这样的锻炼方式使得我们的所有行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远意义,为提升个人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