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耍拳与无为24式太极拳口令全套

在武当山的赵堡太极拳中,存在着一种要求“不要用意”的训练法,这种自然松弛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赵堡先师走出架势时既轻盈又自然,就像三尺罗衣随风轻扬在无影树上一样,这正体现了不用意之“耍拳”公式的效果。当达到一定层次,“耍拳”能够使任督二脉自行通畅,此即道门所称之内劲产生和发动的基础。这种内劲与形意拳中的“真意”相呼应,指的是在完全放松、不用意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高级内劲。

太极拳中的内劲就是基于这个原则产生的,它通过“耍拳”的公式,不使用任何力气或意识而产生强大的、高质量的内劲。而人为地去追求这股力量,用心去操控往往无法显现出来。这是一种自然而然、感悟而后通达的心理状态,就如同道教中提倡的人静排除杂念,最终能达到松静定空境界。在这种状态下,识神不会干扰,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从而发挥出元神本身的能力。

练习太极拳需要极其柔软、中正平衡,不要使用力气也不要有意识地去控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无为、虚灵清澈的心境。“无为”是大自然运行规律的一部分,只有孩子般天真的无为状态,才能调动自身能量,也是处于先天阶段下的自我主宰能力,在不知不觉中由自身驱动,这就是太极拳所谓的大道特性,是内运动规律的一种表现。

兆元宗师首创了“耍拳”的方法,其中包含两个关键点:以儿童玩耍来进行,并保持轻灵、柔软、中正,无意识和没有目的。看似简单,但却是练功者不可忽视的地方,让练功者融入大自然,以忘我的态度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从有为到无为,从人造的事物回到天人合一的大自然法则中来。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