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通背拳你准备好入门了吗

在鞍山,这一传统武术已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被视为“祁家通背拳的脊梁”。不久前,祁家通背拳被列入鞍山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者专访了祁家通背拳在鞍山的第七代传人单长文。

背景

武术与传统文化

“武者,打也;术者,方法也”,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武术的定义——技击的方法。武术产生于远古,在狩猎中发现简单技击方法,并随战争技术化而发展。至明清时期,各种流派形成,如太极拳、形意拳等。

理论基础

武德是儒家的延伸,“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规律和道法。这定义使得2009年,当 武术被定位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就变得易懂了。

通背拳和祁家通背拳

什么是“通背拳”?它代表探达脊背力量,使大腿与手臂协调。最早由白猿道人创造,有赵匡胤三打韩 通时使用之说,也有黄宗羲论述。

后来,民间流传多种名目,但影响最大的是祁 家 通 背 拳。在河北、浙江、山西等地均有不同流传。

原因:出手速度最快,最连贯。

道光年间,有了祁家通背枪法刀法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广受欢迎。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