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海这个武术之地,霍元甲和刘玉春这两位武林奇葩人物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霍元甲创建了精武体育会,使得其拳法传遍大江南北及海外,而刘玉春则秘授单传,让合一通背这一独特技艺更加神秘而珍贵。然而,关于刘玉春和他的合一通背的信息相对较少,甚至连介绍他情况的文章也罕见。
1989年,在《静海史话》中的“静海武术”篇中,对于刘玉春有近二百字的简述,但内容未涉及其具体技巧或流传情况。而1986年的《中华武术》杂志上有一篇署名羊公(香港)的文章《刘玉春与合一通背》,但即使发表至今,也未能揭开合一通背更深层次的情况。
作为一个追随者,我对合一通背在天津地区的流传状况尤为关心。在多方访查后,我终于找到了嫡系传人的踪迹,从而揭示了许多长久被埋藏的资料。
据说清末民初时期,有四杰曾获得太祖门认可,其中任向荣、刘玉春、张景元、岳德恩四人是李登第和李登善等师傅所授。这四人各自继承了一些独特拳学,如任向荣主要继承的是太祖门;而 刘玉春则继承了通背门,更专注于技击训练。
关于源流,我们只能通过口碑了解,因为本门拳术口头相传甚秘,加上年代久远,已难以查明。不过,根据记载,李登第晚年将技术单传给了刘玉春,而“通背”的原意并不指一个固定的门派,而是锻炼时的一种法则,用以腰部发力、肩臂协调并放长击远。
此外,还有明代学者黄宗羲提到的“佑神通臂(背)最为高”,以及王征南先生对于此拳法的一些解释,这些都说明该拳早已在古代就有所流行。此外现代还有祁家通背、白猿通备份等不同的版本存在。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