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02年5月北京召开的亚太地区民间传统武术交流大会上认识了著名老拳师季九如女士,她曾是南京中央国术馆的学员。当谈及她学习八极拳的小架时,季老师回忆道:“在南京中央国术馆,我们每天都练习这门拳法,这种练习非常吃劲,是打基础的重要方法。”小架作为八极门中的基本套路,共有三十二个动作,与金刚八式并列为霍氏八极拳的基础。
青年时代,我进入把式房开始学习,首先是活动腰腿和两胯后,然后开始练习金刚八式和蹲小架。蹲小架有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以中平或低架为主,动作缓慢,不放劲,以保证姿势准确;另一种则要求动作沉稳、迅速、敏捷,并且要放劲,以达到力与气合。在第二种方法中,我需要掌握如何正确放出力量,同时也要学会控制每个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间。
人门之后多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加强对动作要领和发力的掌握,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正确地将气与力结合起来。长时间不懂得如何发力也是许多习练者面临的问题,而在霍氏八极拳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整个技巧体系。而站桩功则是另外一大特点,它要求保持沉稳,同时将十字劲、沉坠劵和缠绕劵贯穿于每个动作之中,使得整体表现既火辣又稳重。
通过蹲小架几个关键姿势进行久坐训练,如骑马蹲裆式中的怀抱婴儿、两分掌、拿跌掌等。我记得张玉衡老先生就能坚持一个二三个小时在马步状态下,一次推他都推不倒,他那样的稳重仿佛泰山。我明白,无论何时何刻,都必须牢记丹田气,为每个动作提供支持,让整个过程流畅自然。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