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术的世界里,每一个门派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通背合一门”,这个名为“通背拳”或“太祖拳”的古老武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笔者自幼对中国武术充满了热爱,拜师学艺,不仅涉猎了少林、查拳、螳螂、戳脚等多种武学,更幸运地遇到了王子平、姜容樵这样的高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我不仅接触到了“通背合一门”,而且还能亲聆他们的大师教导。这些经历让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拳道”。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门派,我尽力寻找当时健在的大武术家,如王子平、姜容樵、褚桂亭以及杭州名拳师巩成祥,他们给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见解。我也特别注意到刘玉春大师,他被认为是近代惟一可靠的承传者。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终于在1985年将我的发现发表在《武术月刊》上,以《通背合一门概说》为题。这篇文章记录了我对这一传统艺术深入浅出的理解,也为修习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指导。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大部分与刘玉春大师同时代的人已经不再人世,而他本人也离我们远去。我因此感到一种责任,对于这段历史,以及对于如何将这一传统艺术保留下来进行更正面的介绍和讲述,有必要再次提笔撰写此文,以供后来的修习者参考,并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以下是我关于“通背合一门”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首先,“通背合一门”的源流考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笔者的调查,这个传统有可能起源于河东,但至今仍缺乏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李登第被视作刘玉春大师的一个重要前辈,但关于他的具体情况,我们也只能通过口头传说来了解。而任向荣、三位同堂兄弟,以及张景元,都被认为与此有关,但是否真的存在一个叫做“太祖门”的组织,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至于刘玉春大师本人,他出生于1860年,是一个时代人物。他早年以撑船运货为生,在中晚年则走过镖路。此外,他还曾受北洋军阀曹锟重用,在曹锟督军署担任教席,并培训了一支精英队伍以备战。但尽管如此,对於刘大师的一些关键细节,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比如他为什么会成为曹锟信赖的人物,以及他在那段时期具体所做的事情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最后,无论如何,“通背合一门”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地方功夫,其价值并不仅限于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它还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珍视并继续学习的地方。如果你对中国古典 武术感兴趣,或许可以从这里开始你的探索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许多令人惊叹的事实,同时也会体验到中华民族智慧与勇气的心灵洗礼。
2025-01-04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3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