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练武术的教程木人桩黐手标指寻桥你真的能做到吗

木人桩,自古以来便是咏春拳学中一套独特的练习方式。据说,它是由红船上的咏春祖先们设计出来的,以满足在狭窄空间内无法找到对手时的训练需求。

木人桩不仅仅是一套动作,而是集结了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多种技巧于一身,是咏春拳徒手搏击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有些门人误以为木人桩就是咏春拳学的精髓,错误地认为所有最强大的手法都集中在这里。然而,这样的看法忽视了其他重要部分,如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也被过分低估或淘汰了。

木人桩共有108个基本动作,但有些流派将其扩展到116或128式甚至更多。这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能否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在木人桩中,我们修正技术,调整身体位置,或补救失误的手法。此外,由于桩固定而不会移动,与之对峙的人则活生生,因此必须适应对方位置,使自己的动作稳定,不会偏离走样。

三套拳虽然教导我们如何发挥力量和控制距离,但并未教授直接向敌人的攻击技巧。这三套拳代表着武术最高标准,要求我们深刻理解目标与专注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理论观念和根基。

真正有效的训练体系及方法体现在黐手练习中,其中各种形式和要求都是基于三套拳理论要求及方法来设计的。

许多不了解咏春的人错误地认为黐手只意味着紧贴对方的手或者错误地把咏春实战形态与黐手相混同,不明白即使双方的手没有接触也能发挥作用,而且误解为只有近距离打斗才适合咏春,其余范围都不擅长。但忘记了搏击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要击中对方,你也需要进入攻击范围,并且这个范围是双方共同拥有的。而不能让对手从远处用飞踢命中你?

实际上,“黐”只是一个名称,她可以叫做黑手、白手还是杀手,都一样,没有什么招式可言。对于优秀训练并深入理解者来说,他们通常不会称呼这些为招式,而是锻炼一种反应,让一些经过精心计算聪明动作成为自然本能,就像眼睛受袭自动眨眼一样变成条件反射。如果能够勤加练习,可以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巨大力量(如“寸劲”),同时感知力向、力感,以及自己动力的方向性、时间节奏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当遇到保护自己或与他人搏斗时,即使感到恐慌也不至于失去冷静。

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黐hands 训練时切勿追求花哨或复杂的手段,而应该保持镇定,从容应对,无需过度担忧细节。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