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法之秘密究竟是螳螂拳为王郎所创

关于螳螂拳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武术界关注的话题。尽管历来有多种说法,但各自持之以恒,关于创始人王郎这一点似乎无人置疑。从时间角度看,有西汉、南北朝、宋朝或明末清初的说法,从地理上则有陕西、四川或崂山的说法等。

总结这些传闻,我们发现任何一条传言久远必然变得模糊,模糊久远则难免被滥用,这在武术界乃至历史研究中颇为常见。但是,像螳螂拳这样的起源问题,却令人感到困惑不解。有些传说可能与考古发现相互勾连,或是在武术整理工作后出现。此外,即便一些传统观点也不尽合理,更有时彼此矛盾。而国外的一些继承者,则基于国内某些未经证实的观点撰文,以讹传讹。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是否反映了某种社会心理现象?

显而易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关王郎身世的问题依旧悬而未决。这一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是因为史料不足和证据缺乏。一些挖掘过程中获得的一手资料却被束之高阁,而相关研究也就告一段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由于学术界对此没有定论,这为社会上的各种流言提供了空间。一方面有人根据需要随意发挥,将螳螂拳的起源追溯得更远,以提升自身地位;另一方面,也有人认定特定地点为其发源地,以谋取经济利益甚至排挤他人标榜自己门派正宗。

究竟螳螂拳何时、何地产生,以及王郎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我们必须在众多争议面前坚持独立思考,再次聚焦于“十八家拳歌”。这首歌云:“太祖长拳开端,韩通通背妙手,郑恩缠封精妙处,无双温元短打奇。”马籍短打最胜孙恒猴形舞扮黄佑靠身难进绵盛飞掌金相磕手杨滚捋直入王郎总敌。

那么,“十八家拳歌”又来源于何处,为谁所作?在搜集到的几本古籍中均将其列入卷首,我们惊异地发现它完全出自《衣钵真传》。程大力先生在博士论文《少林武术通考》中专门探讨过这一点,他指出,《衣钵真传》的作者升霄道人所著,并非福居禅师所授,而是一部伪作。如果福居禅师曾向升霄道人傳艺,那么福居禅师必然生活在乾隆时期。但“十八家拳歌”的开篇即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样做只好将福居禅师推回八百年的宋代,使其成为少林寺方丈。

程大力先生还指出,“十八家拳歌”实际上来源于明代郑若曾《江南经略》、戚继光《纪效新书》和何良臣《阵纪》的记载,其中包括当时流行的各种风格和流派,如林冲和燕青等名人的故事。他认为作者吸收了一些当时已流行新式拳种如清初的人王郎所创造出的螳螂技巧,这一点我不能苟同。当我们想象升霄道人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