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法八法拳之始人物篇

八法拳,源自后唐、北宋时期的道家隐士陈博,其创立与咏春拳法紧密相关。陈博,字图南,在宋太宗时被赐予“希夷先生”的称号,因此后人尊称他为“陈希夷”。据说,陈希夷在西岳华山云台观中研读群书、习经史,并将所学融会贯通,以此创造了六合八法拳,不仅能够增强体魄,更延缓病老,最终长寿百岁。

继承者之一是河南鹿邑县隐山人李东风,他传授给关杰、刘钧声等人。此外,还有宋元通也精通这门拳术,并传给了园融、刘崐、李梨、张学礼和张继善等。随后潘致和也得到了其技艺,传人包括杨景群、达远、陈鹤侣、高思仁和王进序。从此,八法拳在燕豫川陕一带流传开来。

到清朝光绪年间,有直隶(河北)昌平黄花镇人的陈光第,他跟随李东风再次得到技术,又从李蝉道人学习心意神功,从而集各位师傅之长,掌握了这门拳术的精髓。而杨景群则以此变化为导向医病之法,被称作“先天十二势”,他的弟子有杜发魁和阎国兴。

吴翼翠先生,则是辽宁铁城岭出身的人物,他先拜阎国兴为师,再师事于陈光弟,对心意八法进行专项研究。他不仅吸收了两位老师的精髓,而且还对其进行了一番创新,使得这门艺术日益完美无瑕。

由于八法拳是一种内家武术,它注重的是内心的修炼,而非表面的肉搏,因此历代传承者都有一份严格选择性,只愿意将其传授给那些英勇无私且有真才实学的人。这导致虽然它在我国北方民间流行已久,但却很少有人公开教授。在吴翼翠先生担任教练之前,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着。但正因为他担忧这一技艺失传,所以他决定公开教学,从而使得八法拳能够广泛地流布于全国各地。

至今,由吴翼翠先生所教授的一些知名高手包括梁子鹏和陳亦人,他们分别在广州等地继续教授这一技艺,并培养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弟子,如曾根、何荣具以及潘炎流等。此外还有来自广西周树生的优秀弟子们,他们共同维护并推动着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心意八法武术文化不断发展前行。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