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术拳,又称地术犬法,乃是福建七大拳种之首。据传明代闽南白莲庵有尼姑四月大师创造,至今已流传六代,其技艺至今仍由近代宗师陈依九所教授。由于其独特的技巧和深远的影响,这门武学被国家体委武术调查组定为我国稀有拳种之一。
地术拳源于寺庙,故归属于宗派系别,同时因其地域分布在闽中地区,又属长江以南的南拳体系。从其整套拳路风格分析,它既融合了南拳低桩、扎马、稳实、刚猛之美,以及声、气、力的表达;又具有动作灵活多变,以形意神表达舒展飘逸之感。因此,有人将其比喻为“似南非南,似北非北”。然而,这些都无法完全体现出地术拳独有的特色——即地面功夫,即地面技击术与术。这正是它的灵魂,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武学的根本所在。
2009年,地术拳被授予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11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认证。此外,该式还模仿狗类机警敏捷、灵活刚健凶猛,以翻滚扑摔剪奔窜跳钻挂等姿态形成独特风格,与快速迅猛的南方手法及灵活多变的北方腿法相结合。
这门武学以落地最易发挥制敌威力,如鱼得水般自如。在练习中,“狗法落地蓬车莲”、“跌扑翻滚起伏沉”、“轻巧猛速变无穷蹬踢见其能”,展示了强烈多变且阳刚美观的手脚技术,以及少用手多用腿腿部力量的大致性趣象征着一种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舞动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一种追求。
此外,由于它采用仿生打斗方式,其主要来源来自于狗类灵活机智勇敢凶猛以及弱胜强小制大的特点,将生物力学运动力学机械力学等科学原理巧妙应用到结构运动中,使得身手间配合三盘变化丰富难以预测,从而达到擒拿锁控对方并制胜对方的手段集结了包括但不限于: 南方高足功夫与北方步法交汇的地躺功夫以及擒拿锁控绝技,为一体而成,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一门艺术形式。
由于这种特殊性的精湛技能,不仅被专业体育比赛所吸收,在军队训练中也广泛运用于教学训练。而且,它对于恢复理疗整脊养生的效果亦极佳,被许多影视作品和媒体关注并进行深入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对这一稀有的绝技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有计划性的使其成为部队公安干警训练内容,更好服务社会,为中华武道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做出贡献。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4
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