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劲的五大特点:从练习到体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炁”这个概念与“气”同音,但它与呼吸的气不同,是一种潜在的内在能量。我们的先人通过练功感受到了这股能量,并将其称为“元气”、“正气”。为了区分肌肉外力的力量,武术界又称之为“内气”、“内劲”。太极拳界认为,只有练到出现这种内劲,才算正式入门;只有掌握并使用它,才能达到一定境界。
本文基于多年练功经验,探讨了太极内劵的一些主要特点。
首先是流动性。当太极拳练至一定程度时,通过积累达到突破,将实现一次飞跃。在某一天,一次意外的感觉会突然出现——身体内部产生新的力量,这股新力量随着意念和动作,在体内不断涌动、流通,使得每个部位都感到舒畅。贯通后的感觉让人心情豁然开朗,如同拨云见日。
其次是完整性。一旦初步贯通,再持续努力,便会发现自己的内力不断增加和提高,最终形成一个以丹田为核心,上至双臂双手、下至两腿两足的一股整合劲。一动则全身俱动,一静则全身俱静,每一部分都被连接起来。这符合经典拳论中的描述:“由脚而腿而腰,一气贯穿。”
再者是轻沉兼备。贯通后,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整个身体四肢百骸之间的开合聚散,同时也表现出轻重不一,即使如充满氢气般飘然欲起,也如灌满水银般分量沉重。这正如前辈所描述:“轻如杨花坚如金石”。
第四点是刚柔相济。不了解太极的人可能会觉得慢悠悠,但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的柔软,而真正的太极是一种外柔里刚,以柔克刚。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感受到这一切,从杨澄甫的话语中的“臂膊如棉裹铁”,到武禹襄讲述的“行气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百炼钢何坚不摧”,均展现了这一特征。
最后是一种渗透传导。在高级阶段,可以逐渐感受到自己的内部能量能够渗透和传递给物品或其他人的身体,无论是在拿起竹竿还是进行推手,都能够明显地看到效果。这反映出了太极内部能量强大的渗透和传导能力。
以上简要阐述了我个人对太极内劵一些基本特性的理解。当然,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对这些特点也有不同的解读。如果能够对喜爱太極拳的人提供一些启发,那么我就感到非常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