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贵卿先生与张玉师伯的太极推手,曾是上海武术界的传奇搭档,在各大赛事和表演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身高不同的二人,刚柔并济的技艺,变化莫测的手法,以及宏大的发劲和精巧的化劲,不仅体现了老一辈武术家的卓越造诣,也展示了当时中国功夫的强盛。继承了武贵卿先生传授的技艺,吴明德与王采生在1965年的上海市推手比赛中同时夺得中量级冠军和重量级亚军,这一成就震惊一方,也是对武贵卿先生精湛功夫和严谨教学的一次验证。
如今,我们这对双胞胎兄弟,以其惊人的相似之处、多变的手法以及丰富多彩的情节,一起成为另一对搭档,在各种武术场合演绎推手深受同行欢迎,如同另一道风景线。回望往昔,每每提及老师,便仿佛他依然站在我们身边,一招一式地教导着我们如何掌握那份传统杨式太极拳中的基本功。
老师所教授的是一种注重基础、注重四正手法兼以採、例、肘、靠辅助手法且具一定烈度的推手。这门技术变化丰富,对劲微细,对引劲细腻,无论是粘连还是相随,都能保持不丢不顶。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步伐规整架形中正,对抗性强绵绵不断发劲宏大鼓荡力充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刻理解到了老师所倡导的一些理念:揉面粉精神,即多推,使刚柔相济意劲与坚固下盘融为一体;如不倒翁般柔顺,让无滞无呆无死点成为基座;粘连相随特征要求无过无不及松肩沉肘松腰沉胯人动己先动;如行云流水般绵续不断意劍連接;四两拨千斤巧用听劍虚实变化捕捉战机;喂劍引剑使对方错误判断;引剑让对方落空集听剑虚实粘连收放于一体。
此外,还有发剑分有形与无形,我认为达到最佳效果就是点到为止,而不是显露锋芒。一致剑指出要旨使对方拔根失势丢形散架,为观赏性实用性之首要目标。而鼓荡剑则是爆发力的充分体现,是太极拳亮点需要向世界宣扬。此外还有劳心费力的“千年鼓荡”——不可抗拒性的力量也是其独特之处之一。而最终追求的是“劑断意不断”的境界,不仅需绵续而且需内引外化虚实千变万化形意神的一致,是高端太极修为之一种境界。
最后,这一切都源自于一个简单而伟大的理念:崇尚自然,不刻意,不强行,以水到渠成自成效应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太极生活。
2025-03-20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