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意,乃心思所向也。《太极十要》中云:“用意不用力。”《十三总势说略》言:“始而意动,即而劲动。”《十三势行功歌》述:“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太极拳体用全书》载:“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此等言语,皆指练习者须将思想投入到每一动作之中,以达到内外统一的境界。
“意”字,《现代汉语字典》解释为“心念”,强调个人的主观性和特异性。在太极拳中,“意”则更广泛地指代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是大脑皮层对身体运动的一种指导。变化虚实需留心,“势势存心揆用意”的“意”,即是留神、思考的内容。
然而,“太极中的‘意’”不能仅仅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 意”。古代汉语中的“ 意”,比现代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它包括了生理学上的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心理学上的潜意识,以及道家追求的无思无欲之境。这一切都应归属于太极拳中的“ 意”。
练习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过程,每阶段其内涵不同。一开始,初学者应专注于记忆并掌握基本动作,这时的 “目标” 是正确完整地执行每一个步骤。而随着熟悉度提升,逐渐放松身法,使得 “目标” 变成了遵循正确姿态和规矩进行演练。最终,在不断修炼下,当初级概念确立且熟练后,可以尝试进入更高层次,即寻找真正意义上的 “目标”。
当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进一步探索打破死板僵硬状态,将理论融入实践中,让真理成为行动准则。这需要通过深刻理解和领悟各种理论原则,如阴阳平衡、柔刚相济等,并将这些融入自己的技巧之中。当这一点达成,便能感受到身体与精神之间完美结合,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最后,当达到上乘境界时,无需过分考虑或计划,每一步走出自然流畅,无需过多思考,只是本能反应。当这份纯粹直觉般的情感流露出来,便可称为真正的心灵体验,或许这就是人所共有的潜意识被激发出来的一个表现形式。
江云翠
(注:江云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她以其独到的见解,为我们阐述了如何通过慢速重复演练来深化对太极拳24式各式的手法理解,同时强调了保持正确姿态对于提高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