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关于太极拳的文献和网络内容充斥着对古人的引用和断章取义,这是因为很多人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们更多的是大段地引用以展现自己的学识,而不是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精髓。实际上,真正打太极拳的人所分享的经验和切身体会非常稀少。
有些人认为,只要基本掌握老师教导的身法和动作规范,就足够了;而另一些人则强调理解十三势要领即可练好太极拳。还有些人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等表述来解释太极拳,但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抽象,不如直接展示真实的练习过程。
网上武术书籍中详尽介绍各种理论,但人们可以轻易复制粘贴这些内容,似乎就能成为文章作者。这让我们质疑:作为一名拳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员理解什么是太极拳,以及它为什么被冠以“太极”的名字以及“太極”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连这一点都弄不清楚,又怎么可能学会这门武术?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根据最基本的阴阳关系来判断身法是否正确,以及哪些标准衡量一个练习者是否达到了要求。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即使深入研究也难以掌握。而且,我们知道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十三势的要领?并且,如果没有指导老师,一般人难以为之。
然而,在武术界,有许多文人墨客喜欢使用费解晦涩的文言文来讨论,而忽视了使用现代语言进行阐述。这或许是因为越是不懂的人越容易误解,从而产生更多炒作空间。但这种浅显易懂、通俗的话语却常常被忽视,没有市场。
举几个简单例子:
虚实转换如同木头跷跷板,当一端加重时另一端自动变轻,这就是虚实转换。
电梯升降时载满或空载时,都遵循虚实转换原理。
在打太极拳时,重心移动导致某侧变虚另一侧变实,是一种自然规律。
中定(中正)保持平衡轴心,而平衡又依赖于重心转换完成,因此这是真谛、精髓所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世界人民接受、理解并运用中国传统武术—— 太极拳,使其得以弘扬全球。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