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所以得以存在,正是因为静的力量。“静”在太极拳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区分了太极拳与其他武术形式的关键所在。在这个概念中,“道”的含义涵盖了清和浊、静和动这两个对立面的双重性。其中,清静是根本,而浊动则是流转。由于清是浊的源头,静是动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在养生还是技击方面,都必须以清静为本,以实现身心合一,从而与自然界相融合,达到长寿之境。古人云:“无劳尔形,无摇而精,归心于静默,可以长生。”这里蕴含的心法,即保持形神之清净,是生命根基不可或缺的一环。
各门派太极拳都强调这一点——“心如止水”。赵堡太极拳第八代宗师和兆元在《耍拳解》中指出,要练功要“轻灵自然”,并且要求我们从内心保持“清静”,才能轻灵自在地运用身体,以达到松弛柔软活泼的状态。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在整个身形运动过程中,这种轻灵,就像三尺罗衣挂树上随风飘荡一样,但要达成这种境界并不容易。当与人交手较量时,我们需要从内心深处发起攻击,用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来制服对方,即所谓“心如止水”。
大道因静而得。我们习练太极拳必须以此为基础,只有在这种宁靜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轻灵自然中的动态价值。一句话可以概括:动归于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阴阳精华聚集于太极中的阴阳互化运动,使得阴阳之间产生不断变化和演化。
前辈们提倡的是一种平衡稳固,不偏向左或右,也不偏向前或后,这就是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说法:“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同样,在赵堡太極拳譜中,“百會悬掛於頂端”,實際上也是王宗岳說明「精神能提起則無迟重之虞」、「所謂『頂頭悬』也」這個理念。
百會悬掛於頂端,有何意義?百會穴位於頭頂中央,又稱為巅顶,是督脉的一个重要穴位。在练习太極時特别强调百會悬掛,這意味著我們要求百會穴始終遙對於会陰穴呈現垂直線,而会陰穴位于私处(尿道與阴部之间),又被称为任脉的一个中心点。練習時,我們應該將頭頂高舉,上额後收,並且胸怀沉肩腰背挺直四方平稳,這樣才算達到了“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的狀態。
身体就像是张弓,其中弓头就是百會穴、弓尾就是会陰穴,而弓绳则是一条连接两者无形线索。而这张弓背,就是我们的椎体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及尾椎)。這便是我們五个主要关节之一。但只有当这一张弓维持着正确姿势时,我们才能步入气贴脊背劲由脊发初级阶段。
关于如何实践这一原则,一些老师使用比喻来加深理解。他们说,如果想象有一根线将陀螺吊住,并将其尖端对准会陰,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类姿态,就像车轮旋转一样顺畅。此方法既适用于杨吴两家,也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大碗水法練習,每次练习都会避免洒落水滴,从而确保良好的技术效果。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有效,但更重要的是它促使练习者养成了一种站立平衡活力充沛的情状,即使没有具体对象也不影响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