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慢动作讲解劲的传导与转换原理

在太极拳的实践中,劲的传导和转换是掌握本门武术精髓的关键。从老师那儿学习太极拳时,我常被要求“筋骨胀开”,但当时我并未深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直到后来,在翻阅老师录像和文章时,我才逐渐领悟到了这一点。

练习太极拳,尤其是要追求全身骨节松松拔开,这样才能使力量贯穿每一个关节,实现所谓“宁让筋长一寸,不让肉厚三分”。只有这样,一寸长一寸强,我们才能有效地发力打击。

很多人练了多年太极,但仍然无法顺畅地发力,这通常是因为没有培养出抻筋拔骨的功夫。当全身骨节都能拔开,如同充满无限力量,当我们能够练出这种“金刚力”,再加上暗劲、透劲,那么对技击能力就不会有任何疑问。

抻筋拔骨是一种换劲的前提,是一种整体协同拉伸感受。在老辈人的图片和录像中,他们练拳时立掌规矩而稳固,勾手也规矩而稳固,而现在一些人认为立掌会使前臂紧张,不利于放松。我遇见过一个七十多岁的大师徒弟,他自称名家之徒,但他的立掌如“C”形,没有挺拔之感,没有足够高的地位。这就是不重视抻筋拔骨带来的后果,也就是说他未得真传或未下苦功,可以看出来方向不对,就不能练出真功夫。

我认为抻筋拔骨的是太极拳的一种“武训法”,现在大多数练习者则更倾向于求松变懈,让身体轻松舒服,这叫做文训法,只能健身推手还可以,但技击能力却不足。因此,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既有透性又有粘性的状态,就像是油一样沾上你就甩不掉,这正是太极拳要求我们达到的境界。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研究,我发现,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需要先通过内力的方式来拉伸四肢头六个方向向外,从而拉开肌肉和皮肤,使身体变得灵活空虚,然后再进入下一步,即用内劲来搓揉肌肉,以至于感觉好像肌肉分离,有一种奇妙感觉,全身都感到酸痛疼痛。这就是所谓的筋骨要松,皮毛要攻,最终达到入门级别。

最后,当我们经过了一段时间后的调整之后,便能够感受到整个身体中的气血流通,并且在进行套路动作时,每一次举手投足都能够保持柔软 松弛,这时候我们的内外合一,便能够自然形成一种强大的推送力,无论是在静止状态还是在移动状态,都能够表现出独特的手腕操作和巧妙变化。

标签: 中国武术最凶狠的拳种霸气的门派名字 古风文艺的帮派名字大全游戏帮会名字大全武林16大门派哪个为首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