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了一篇小文章,让史老师感到吃惊了,心有不忍,还望海涵!我只是一个普通武术爱好者,还算不上[武林人士],史老师抬举了! 太极拳法之所以被命名为太极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必须符合太极的属性,否则就不应该称之为太极拳!
你的观点很不错“中国的太极拳,是因为在整个拳种中,自始至终,处处融入和贯穿了太极的学说、理念、哲理。所以,把这个拳种命名为太极拳。” 但是你又说“不要忘记,它是实实在在的武术拳种,是‘’不是太極理念,不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个范畴。”
似乎有点自相矛盾。 我认为太極拳是用動作诠释的東方哲學,是中华武術同中华文化有效结合的典範。
“太極推手進入奧運會,对於每一個中國的武林人士意味著毕生渴望的大使命!”我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觉得你们【武林人士】过于没有使命感了。 一个真正的人士应该借助於大自然与自身内在能量进行练习,以细致入微地诠释东方哲学,使更多的人因此而破迷开悟,为使命才是正道。
我记住了你的提醒,“ 太極推手 是体育比赛项目,不是剑,更不是中国的大力丸”。但不知道作为推手祖师爷,你自己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认为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体能,在初级阶段只是利用一些其他方法来不断完善使用,有帮助对身体正常活动功能完善的是什么都可以,因为无招胜有招,所以没有特定的方法!这些所谓的大自然套路只是前辈们借用后的约定俗成的一种方式而已。
大自然在老早不是技艺,而是一门功夫,大力丸是一种方式,每个门派基本上都拥有这种,只是在他们本身功夫系统中通过循序渐进练习到一定阶段后,都会进入大力的状态。任何门派的地位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技艺无技意,无意之中有真意。
其实说的就是大力的状态。在进入大力状态后任何装模作样的动作都是多余!必须有足够时间来调整自己的骨架状态、循环状态、感觉状态和心里状态。否则就只不过是在水里捞月而已。大力修复骨架是一个过程,使身体中的206块骨头恰到好处排列组合,是形成稳定的外形根本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恰到好处接应。大力提升循环是一个锻炼过程,使身体新陈代谢内容和频率达到恰到好的范围,是身体健康根本要素之一。达到的目的是提高骨头质量、高效新陈代谢、高效气息循环质量。此外,大力的感觉也是练习使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大脑和意识感受达到细腻敏感全面,这样产生真正自然反应最重要通道,也提高皮毛灵敏度眼睛观察力以及意识洞察能力,用明镜高悬明察秋毫来说,就是养成练习者的习惯,我认为非常合适。
最后,大力的心里也是让自己的想法行为识别进入自觉境界。这是让身心合一前提,也提高适应环境包容性随遇安然得心应手。而所有这些情况,说来说去,就是让自己通过努力达到自然态势。一旦达到了这样的水平,那么行为中的故意完全消失谁都知道这一点阴阳变化即便在变换之间也有一种变化即变化含有的变化或存在或不存在两种现象真的高手将其灵活运用得心应手时如泰山稳固,如梦幻般轻柔,一触即转,一触即变理论上讲真正高人的运用充分利用这种变化,即可成为世界第一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