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拳的实践中,我们常提到“偏沉则随”,这是一条重要的练习原则。它来源于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的提法:“偏沉侧随”,要求我们在练拳时通过“偏沉”的方式放松,借助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让全身各部位随之而动,就像流水一样一动无有不动。
这个原则与另一个相对立的规律“双重则滞”形成了鲜明对比。太极拳追求的是松中生动,不主观、不用力的运动方式,这符合传统文化中的无为而为哲学,以及太极拳以柔克刚的特性。因此,“偏沉则随”是太极拳必须坚守的一种运动原则。
学习“偏沉则随”的方法,可以从模仿水性入手。在水面上,尽管表面看似平静,但实际上是由内因和外因决定的流动状态。当温度适中时,水分子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即既有一定的凝聚力,又有一定的松散性,便能够流动。这正如我们练拳所追求的情形:整体保持均匀细腻的松动感,同时具备向任何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此外,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使用力量,而应该依靠自身重量来推进行棋。这意味着要利用自己的身体重量,而不是肌肉力量来产生效果。这种方法更接近自然,更符合太极拳旨趣。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用自身重量就可以产生力量,这正如水能流淌千里,却没有显著使用力量。
至于如何应用这一原理,我们需要将骨盆作为中心,将腹中的脏器视作盆中的水,然后让身体按照这一中心点前后左右地移动。如果想要向左移重心,就不能使用右胯挺出,只需使左胯轻松降低,让身体根据自身重量顺其自然地向左移动。这就是所谓的人为刻意与毫不用力的区别,以及主观与被动、强制与顺应之间的差异。
总结来说,“偏沉则随”是一种以自然规律为基础,以自己身体权威作为核心,从而达到一种松中生劲、无招胜有招的大智慧境界。而这样的修炼态度和方法,对于提升我们的武术水平具有深远意义。此外,它也体现了一种生活哲学,即顺应天道人情,以柔克刚,以少击多,为人处世之道,是一种高超艺术也是生命的一大智慧。
2025-01-22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