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武氏太极拳第五代直系传人的孙建国老师,我有幸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接受他的悉心传授,并且每天坚持苦练,这样的日子让我最终品尝到了这门古老艺术的甜蜜。最近,我对武氏太极拳中的桩功和拳架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一、站桩功
站在桩上,就像是楼房的基石,不经年月的磨砺,难以修炼出高深内力的技艺。武氏太极拳中有无极桩、混元桩和懒扎衣桩三种,它们分为养气之术和技击之法。懒扎衣桩是母式,是武氏拳学的一切所源于此。我过去不明白这些话的深意,但现在才开始真正愿意投入到站桩的实践中来。
近日我每天都选择在家附近的小区公园里的一片树林避风的地方站立,无极桩一个小时左右。在静谧之地,我清除杂念,按照身法要求:沉肩、裹胯、头顶起、舌尖上顶,全身松沉,尾闾中正,命门突出,全身重量落在脚后跟,前脚掌稍微离地稳定,然后默数呼吸,让自己进入一种忘却世间万象的心境。
起初,当我开始站杆时,呼吸粗糙而不匀,还会产生幻觉,每一个小声响都显得那么巨大。但随着次数增加和时间延长,我的呼吸渐渐变得细长起来,同时丹田与命门之间热流也逐步扩展,现在连前胸与脊柱都会感到温热。这份训练让我的身体形态越发精准且熟练。而最大的难点则是在于如何放松自己的意念,只有意念完全放松,那么全身就不会出现僵硬处,而要达到这一点,又必须眼神放松无边。
二、拳架
经过师傅指引以及自己的努力锻炼和反思,我深刻体会到武氏太极拳中的打架并不复杂,只需掌握关键点,便可不断进步。如今,从起始姿势走向第六式搂膝拗步,我已经能够将其完整展示给我自己看。
武氏太极拳独特之处体现在步法上,即进退必然相随,这样在行走时能辨识虚实,在战斗时能迅速作出反应,使对方无法摆脱你的追击。而第二个特征是实腿脚跟捻转,以确保意志集中于脚跟,同时气息也汇聚于此。当动作发生变化时,要确保力从脚起,由腰至腿肘手臂,再至指尖形成一气贯串的情景。此外,以腰带腿,以腰带手,全身运用中心均由腰部控制。这就是内家拳学内外合一的理想状态。
2025-01-05
2025-01-06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6
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