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掌握的余门拳是一种融合了南北两派和内外两家风格的独特拳种。它以攻击为主,注重攻防技术的连续性和速度,以“角度、速度、力度”三维一体的挤击技术为核心理念,追求以快制胜。在运用内力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了“五到”、“七锋”的运动力学原理,使得练习者能够在身体潜能上达到极限。
通过不断地练拳与练功,我将传统武术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我必须确保每个动作都达到“身到、手到、足到、眼到、心到的”标准,这样才能形成典型的余门拳风格——像流星一样飞快,眼睛如同闪电般迅速。同时,“七锋”的概念也非常重要,它代表着头部、三焦关节(肩膀)、肘部、三指关节(手腕)、胯部、二髃关节(大腿根部)、膝盖、小髃关节(小腿根部)以及足踝之间协调性的战斗能力。这使得我在各种距离上都有强大的进攻能力,从远距离使用拳脚,再至于近距离使用肘膝,然后是零距离打击,如头颅和胯骨。
余门拳不仅仅是一种实战技巧,更融入了禅宗儒道哲学中的虚实明暗和阴阳消长思想,这让我对应对任何情况都有着丰富而深邃的理解。我的训练包括打击技能、“靶标”训练,以及教导他人如何学习这门艺术,是传统武术流传至今的一份宝贵财富。
回顾历史,余门拳在多次擂台赛事中展现出了其卓越之处,从1918年余发斋与子余鼎山在成都青羊宫打擂,一举名扬蜀中;1920年刘湘二师长朱兆南设擂,让我展示自己的武艺,并夺魁受聘;1925年的“百日”擂台赛,在市长潘文华主办下,我成为评判之一并无人能敌;1928年的第一次国术考试,我名列第一,并获得多位同伴荣获称号;1932年的春季国术观摩赛,我赢得金章并被誉为英雄。而1933年的第二次国考,我又与其他几位选手一起荣获金奖,与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合影留念,为此时期武林中的盛名增添了一抹光彩。
2024-12-26
2024-12-29
2025-01-18
2024-12-29
2024-12-26
2024-12-29
2024-12-26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