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武术运动离不开手与脚。手臂居于的上部,有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三大关节,屈伸灵活自如,手形、手法变化较多,且出手时无须考虑身体平衡问题;但手法击打距离有限,其次,手法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再者就是出手容易被对方觉察。而腿居于的下部,是身体支柱,每天对身体承负着支撑、行走、奔跑、跳跃的重任,大腿骨是最粗大、最长的骨骼,下肢肌群也是最发达的肌群,因此腿法有攻击力大的特点:攻击距离远,而且发腿时很难觉察到,这使得进攻隐蔽性强。
当我们把这些看待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对立面的存在,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一旦矛盾双方力量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就会发生转化。这里的手为先锋与脚为主帅,就是这种矛盾关系的一种体现。在实战技击中单靠一个是不够用的,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其互相弥补各自不足。这一点,在戳脚拳术中尤为突出。
那么,这样的训练方法是如何操作出来呢?首先,要明确两者的作用和局限性,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敌人的特点来选择哪个作为重点进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手与足之结合,以达到最大化效果。这不是简单加减乘除,而是一种艺术上的巧妙运用,让每一次动作都成为一种策略性的投射。
最后,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一切背后的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发展都源于自身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这正是我们的武术训练所遵循的一条原则——通过不断地克服自己之间内在矛盾来促进自身成长。当我们将这个思想应用到武术实践中去,那么“以柔克刚,以刚克柔”、“以快胜慢,以慢胜快”的观念自然而然就显露出来了。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无论是在技术上的学习还是在心态上的调整,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并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从成功中学会总结,这正是一个不断前行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