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当十五代传人的秘密之中,逢门拳的传奇始末便是最为人称颂的篇章。据说,这一拳种起源于瑶人拳,其名声远播,然而关于其真正的来历,却如同云端上的烟雾般迷离不清。
在古老的山区里,当地居民生活得十分艰苦,他们房屋低矮,厨房稀缺,而火塘则成为他们取暖和烹饪的唯一场所。这里弥漫着浓厚的烟雾,使得视线变得模糊,只有蹲下身子才能勉强辨识周围的一切。而这正是瑶人为了防御土匪而创造出的一个奇妙环境——即使敌人进门,也无法清晰地看到他们。于是,这种独特的情况也成为了打制高山地区猎物时必须学会的一种技能,即缩小身躯,以适应狭窄的地形。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技巧逐渐被融入了瑶人拳法之中。在这些原始技术中,最显著的是“蹲下来、缩起身子钻进去”的姿态,以及对付野兽时采用的擒拿技巧。这一切都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生存斗争,为后来的战斗提供了宝贵经验。
尽管如此,瑶人们并不专注于刻意练功,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日常劳作,如舂米或筛米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身体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天然地拥有了一定的体质和武艺,如猿猴般灵活,或虎豹一般勇猛。而对于传承这一武术,更偏好简单易学,不追求繁复套路。
据族谱记载,徐氏家族原籍江西,是朝廷的一个武官家庭。在明洪武年间,一次农民起义爆发,该家族成员被派往平乱,并最终定居在贵州黎平府。到了清朝时期,徐氏家族已经从军事转型为商业巨族,并接触到瑶人的拳法,将家传战场上的技艺与此结合,加以完善,最终命名为逢门拳。
相比原始的瑶人拳,逢门拳保留了核心技术,但发展出了更多新的招式,如吞吐沉浮、闪展腾挪等,同时具备贴身夺位、封门拔根等多样化的手段。此外,它还采用圈手作为基础招式,与乱环诀相辅相成,可以无限变换步伐;步法则以身带步(圈步)而闻名,无论是单纯还是变化,都没有固定的套路;器械方面仅保留棍法,也没有过多重复,而是一系列简洁有效的情节组合起来构成全局。
总结来说,逢门拳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内家外家或击剑术,而是一种深邃古老的心理与物理力量融合。一句话足以概括它:只杀敌,不表演。这正是它独特魅力所在——一种既能保护自己又能让敌方失去优势的小巧而精致的人生艺术。
2025-01-06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3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