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维"训练的精髓:打破传统,重塑实战
在2001年《搏击》第11期,我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概念——"逆思维"。它意味着与众不同,不是先花三到五年的时间打基础,再进入对抗,而是直接以实战为起点。我们会穿上拳套,使用纸刀和纸棍进行对抗,然后再通过这些实战经验来纠正技术和技巧。这是一种先打后练、再打再练的循环过程,但这并不是随意乱打,而是结合了技术、技法和功夫的应用。
这种方法避免了武林中常见的问题,即“会练不会打”。我推崇这种方式,是因为它能够让人在实际战斗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技能。每个人的体质、习惯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不应该强迫所有人都按照同一套标准动作来执行,这样做只是浪费时间。
相比之下,“逆思维”更注重发挥本能动作,同时在本能与标准动作之间寻求平衡。这一点与赵道新先生关于训练方法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他也主张将训练接近于实战,并且强调创新。在他的看法中,实战不应该仅作为高级训練的一部分,而应该成为日常锻炼的一部分。他还提倡招式应因人而异,不必拘泥于传统。
虽然两者的思想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但也有显著区别。“逆思维”更加强调本能动作,并且从开始就加入了对抗元素,而赵先生则建议先执行短期基础训练,再转入爆发力和实战训练。我认为赵先生的方法对于提高个人能力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逆思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得学员可以即刻感受到理论所带来的效果。
总结来说,“逆思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搏击培训模式,它挑战了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投入到真实环境中,以此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这种方式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困难,但是对于那些渴望快速提升自己的人来说,却是一个绝佳选择。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6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