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读者和武术太极拳爱好者的要求下,我想进一步探讨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核心问题——调身、调心、调息。这些问题之所以是练好太极拳内功心法的关键,是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它们贯穿整个太极拳内功心法,主导着三种合一、不可分离、共同提高、共同作用的练功过程。
其次,这些问题体现在练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境界和体悟。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应先侧重什么,以及以哪种为主的问题。我将按照三个阶段十层功夫的练功方法来阐述调身、调心、调息。
七言练功诀
身法要领要记清,三调务求精。一步形体架势真,八法要上身。放松求静是精髓,弹腿麻腰行功架。米架永工背丝行,着熟懂劲架推求。二步着重轻灵工,丹田内转带外形。硼捋挤按随意行,敷盖对吞神意现。腹式呼吸要自然,接运蓄发形追意。三步七悟三分练,二气合一为神力。丹田胎息忘有我,血脉相通为真气。球动无根千只眼,一柱精细研。
一、二、三
一
误传:“太极拳不在架式,而在气势”,实际是先师爷郝月如先生在其《武式太极拳走架打手》中提出:“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這句話的一字之差,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巨大差距。
先師郝少如先生常說:「每一步都需練習3至5天」,直到真正符合內家理論才算完成一個動作。他強調「平時練習,要按規定辦事,一絲不苟」、「認真研究老師的手腳技巧」。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事半而獲倍效益。
调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把身体放在正确的地方才能“劲整”,才能“八面支撑”。調身需要我们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顶吊裆裹裆腾挪闪战等多个动作同时进行,以达到整体运动的一致性。
二
调心就是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这包括调整人的思想意识,用新的思想去面对周围的事态发展和环境。这需要我们做到无私无欲,与世无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放松并达到静默状态。
三
调息则涉及到腹式呼吸与丹田内部循环的问题,这需要通过桩(站立)或坐姿等形式来帮助完成放松与静默,并且通过腹式呼吸让气流顺畅,从而达到全身上下均衡的心理与生理状态。此时,我们就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四至六层的高级训练了。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的开始是在学习基础动作后,再慢慢地引入桩工作,将这两者的结合作为提高自己实力的基石。此时,你将发现你的身体变得更加柔韧,你的心灵也更加宁静。你正在向一个更高水平迈进,那就是真正掌握了“阴阳交替”的艺术,也即掌握了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活力得到最大限度释放出来。而这个过程,就是修炼一种超越凡人生活所能达到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深呼吸,都像是给自己注入了一份力量;每一次移动,都像是解锁了一扇门;每一次停顿,都像是沉浸于宇宙间最深处的一个宁静港湾。而当你站在这样的岸边,看着那些还未踏上这条旅程的人们,你会发现,他们似乎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其实充满了那么多美妙的事情,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感知罢了。但愿你能够继续前行,不断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海岛,因为只有不断前进,那片海岛才会逐渐显露它温暖的大地,让你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你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等待着你的脚步。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