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拳,源自佛门的汉族传统长拳,承袭于北京潭柘寺。据史料记载,该拳种在清光绪年间由养性大师传给李鹤鸣,从此开始在冀中地区流传至今。清拳以“一清二静”为核心理念,强调淡泊明志、内敛不张扬,仅在门派内部进行传授。
其特点是“清静为基”,心无杂念、静气凝神,以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练功环境需寂静无声,无人干扰,以便于修行者集中精力。此外,练法庄严肃穆,不准发出声响或做横趟斜跑,只能前后奋力踢打左右闪化。
有学者认为,清拳集少林武术之美与武当太极之韵,是北方独有的武学宝库之一,其影响深远,对中国古代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而养性大师被尊为第二十二代传人,其后裔李鹤鸣成为第一位将其教授给俗家弟子,并开启了清拳向世人的普及。
除了实战技巧和形意动作以外,清拳还融入了禅定与内功养生等多元元素,如禅定调身法、内心静化法等,这些都体现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武术体系。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它还包括跌打损伤的急救和推拿按摩等医疗知识,为现代人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健康保健方法。
2025-02-14
2025-02-16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