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良晨先生是位名满京城的中医专家,曾任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现为国家药品审评专家、户国医药养生保健学会常务理事。虽然他年近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铄,每天忙碌于坐堂诊疗和书稿整理,还要带领研究生。此外,他还坚持每日练习太极养生功三个小时。他向我说:“太极拳是个宝,我首推它来养生保健。”
人们知道吉良晨先生是一位精通中医的老前辈,但较少有人了解他也是一个太极拳高手。“我从七岁开始学习武术,一开始跟家人学习一些基本功,再到十四岁跟悟真和尚、蓝武贵两位老前辈学习河南派形意拳,并试着八卦掌。解放后,我在1952年正式拜崔毅士老先生为师,学杨式太极拳。”吉良晨回忆道,他按照传统规矩进行拜师大帖,并与崔毅士老师朝夕相处练习十几年,又结合自己家传的中医理论,使得他对太极养生有独到的理解。
“练拳有三层功夫”谈及太极拳时,吉良晨的话语如流水不息。他认为,从小喜欢武术并练过形意拳、八卦掌和杨式太极,这三种被称作内家的古武入门修炼法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他感觉中国武术分为三个层次,即三层功夫。“第一层是锻炼筋骨皮,是外功;第二层是内功,要使气充实筋骨强壮;第三层则是探究源头,将其应用于自卫防身,为达成高深境界而努力。”
吉良晨本人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在童年时期,他希望通过学艺防身自卫,因此苦练基本技巧。当进入青春期后,在名师指导下深入学习形意、八卦以及杨式太极,其间尤其是在与崔毅士老师共研十多年的过程中,对杨式 太极内功精髓有了深刻体会。
随着年龄增长和对技术细节的逐渐掌握,吉良晨对于探索源流和修炼目的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太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源于道家的思想,是一种修行方式。《黄帝内经》中的“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就明确了这一点。“打的是不是为了争勇斗狠,而是为了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现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大夫,每天都要进行杨氏家族传承下的静动结合训练。这包括静定的气力培养,以及动态中的气血循环,以达到阴阳平衡,最终实现身体健康长寿。而对于如何达到这一目的,他总结道:“最根本的是锻炼精气神,这三宝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至关重要,不仅适用于医学,也适用于书法绘画文学艺术等领域。而且,对于任何运动或技能提升来说,都必须包含精气神。”
最后他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他的另一项核心观点。他相信,无论是在治疗疾病还是在生活中保持健康,我们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即增强正气以抵御邪恶。在当今社会面临各种压力时,更应注重此原则,因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