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道:探秘“六合拳势”与招式解谜 - 冯振宇、钟春丽、李广
在这段经历中,太极拳的形象表现在肢体上,特别是它的“形势”,常被误认为是“招数(式)”。这种错误自有一番历史。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拳势”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肆意发挥,它以创造性展现和出奇变化而闻名,并衍生出了新的拳路。在这个时代,这一领域涌现了无数的大师、名家、巨匠和宗师,他们各显神通,如同轮回般不断出现,每个人都似乎独树一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独到之处。
多年前,一位大师曾神秘地对我说:“‘金刚捣碓’右手右脚同时上来时,右手就像撩裆,再变成抓蛋包(南阳土话),然后再向上举是打下巴,再次震脚就是踩人脚面。”我笑着问他:“几天不见,就有如此高深的见解?”他回答说:“我去郑州的时候,老师私下教给我的。”
如果这些就是太极拳的特点,那么少林拳又是什么特点呢?虽然这种形式可以让人感到舒适,让人感觉像是拿住了对方的手臂,但当形势不利,他人的腿部并非就在此处,又怎样才能触及对方阴部或下阴呢?如果没有恰当的形势,用法就会失去了变化,更缺乏动作;即使有动作,也无法展现各种姿态,因此需要多少种招数才能适用?
“六合拳势”的形成来自于心意的运用,是表达拳意的一种方式。愈符合要求的形状,则愈能领会到武道本身,其意愈纯净、真实且接近自然,同时也会体现在肢体上,使其更加协调柔顺轻灵沉稳自如安然。
人们都知道太极拳讲究“在意不在形”,但很少有人了解后面的几个字——(太极拳在意不在形而形自在)。这句话意味着所有关于太极练习中的东西,都主要通过意识来表现,而正确的心念活动产生了合理身体运动。因此,在练习太极时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内心上的工夫,只有这样,“不在外观”,主导明确。
因为正确的心念活动产生了规范身体运动——那就是所谓的情景,而正规的情景才能够让人进入真正的太極境界。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老师对于招式应用强调和讲述呢?例如他们可能会说:“先将双手放置如同拿住人的胳膊,将右手捕捉腕部,将左手托住肩膀,然后向自己身体侧面前方移动带子,同时抬起左脚,以铲蹬或踹扫对方小腿……”
当我们看到或听到这些描述,我们只需理解这是寻找一种方法来协调身心就可以了,因为这种具有目的性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内部各部分协作,有助于短期内找到解决问题的一途,即便不是终极之道,但却是一个方便快捷的手段。如果离开这一步,不容易得到身心协调;若执着于这一步,却难以达到真正掌握 太極技巧 的境界!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