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晚期,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因年迈辞去肃王府护院总管一职,回到他的高徒程廷华眼镜作坊居住养老。程廷华开设武场,专教“游身八卦连环掌”,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其中包括出身于形意拳的刘德宽和刘凤春,他们都是形意拳大师刘奇兰的高徒。
董海川去世后,程廷华带领刘德宽和刘凤春到董海川墓碑处烧帖拜师。三人投缘结拜为“异姓兄弟”,从此李存义和张占魁学习了程派八卦掌。程廷华去世后,其次子程有信老师回原籍学习河北形意拳。
河北形意拳与程派“游身八卦连环掌”风格截然不同,但并非不分家。在练法与用法上各有所长,不可混淆。一方面,河北形意拳以朴实明快、严密紧凑、沉实稳健、协调整齐著称,用法以先发制人;另一方面,“游身八卦连环掌”则以发力完整、舒展大方、行云流水、手动脚随著称,用法以后发制人。
在20世纪初,由于两位高手之间的友好关系,有 刘德宽和刘凤春主编《八卦64手》,而李存义和张占魁合编《天津版 八卦64掌》。这两种训练方法结合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将它们融合成了一种新的形式,现在北京也有练习者将步法改为形意拳步法,同时保持打击技巧,使得这两种传统武术相互补充,也使得学习者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其特点。
今天,一些武林界的人士兼习双重武术,如同时修炼河北形意拳与程派八卦掌,以适应现代竞技需求,这也促进了两者的交流与发展。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而不是说它们不分家,因为每一种独具特色,它们相辅相成,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形式。
2025-03-23
2025-03-24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