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太极拳,源自清朝咸丰年间河北永年的武禹襄,其创作历史大约有130年。武禹襄以杨式老架太极拳和赵堡太极拳为基础,并借助王宗岳《太极拳谱》的研究,以及自身练习经验,创编出独具特色的武式太极拳。
其传承线路是由甥李亦畬接手,再由同乡郝为真继承,因此近百年来又被称为“郝家小架太极拳”。此派风格紧凑而动作舒缓,以身法中正安舒、柔化见长著称。步法灵活多变,与手法简洁相得益彰,不经深入实践难以掌握其中奥妙。
作为汉族传统五大流派之一,武氏太极拳强调内形与意气的运用,以求达到精、气、神三者合一的境界。在技艺上,它注重因敌变化而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化来支配外形运动,实现了人为我制,而非我为人制的效果。
总结来说,武式(或称 武派) 太極拳,是基于杨式及赵堡两系之上的创新与发展,是文人的理想选择,其理论精炼无虚言,对于理解这门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战中,它讲究内外三合、进退须折叠,无论是双足写书还是双手管半身,都体现了严格的一致性与美学观念,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