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研究地躺拳这门武术时,了解到它又称为地功拳、八折拳、地趟拳,是一门非常优秀的中国武术。其特点是多用滚和跌,因此得名。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与醉拳同源,只吸取了其中的摔跌法;另一种说法是源自明代。
《纪效新书·经捷要篇》中提到过山东李半天的腿功、鹰爪王的拿手技巧以及千跌张的跌法,这些都是后世有名的武术技巧之一。地躺拳中的三十三势中包含了许多有关滚和跌法的记载,如“抢背卧牛双倒”、“打滚”、“后靠跌”等。
此款式在陕西、四川、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及福建广东等地区都很受欢迎,它不仅是一项文化遗产,也是汉族文化的一部分。
在地躺拳中,除了打击之外,其主要技术还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击倒敌人并予以擒拿(控制对方关节)。然而,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在敌人发动攻击时,在他们面前突然倒地,以惊吓他们,并在他们分神时马上转守为攻。如果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身体柔软且反应迅速,以及行动敏捷。在实际战斗中,与敌人的距离和出手时间都是非常关键因素,如果稍有差错,就可能遭致失败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