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崇尚礼仪与尊重,红拳文化的内在美德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重视实用的人际交往关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交际礼仪习俗。这些礼仪不仅规范了社交行为,还体现了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对民俗和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中国传统的礼,是其独特文化现象之一,被解释为“礼,体也”,是国家立法之本,也是治身之本。周礼中的“行同伦”、“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遗风,在红拳文化中也有所体现。
武式舞蹈中的武式讲究个人的社会地位,以尊称他人为原则,无论行动还是过程,都依照此原则进行。这包括三种类型:站立、拱手或揖、口语表达。此外,在对抗性竞赛中,如打手跑拳或提枪抱棍,每次点到即停止,以确保胜负,同时维护双方安全,这也是一种制度化的规则。在比赛开始前必须互相道谢,“请!”才能正式开始,而在比赛过程中,则需要遵循不能严重伤害对方以及尽量控制胜负范围的原则,这些都属于“礼”的延续范畴。
在师徒关系方面,红拳文化强调一种父子般的情谊和尊敬,这种严肃而传统的情谊至今仍然被保留下来,是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的特点。而且,由于上场必需行事以示敬意,使得武术运动成为唯一一个必须如此做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每一次行事都要求默记传统要求:一、定型;二、气息;三、姿势;四、大局;五、大方向;六、中正;七、坚持;八、三合八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持各项动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并且符合古老智慧所设定的规律。
据统计,有数百年历史的红拳套路超过200套,其中绝大多数起势收势皆从右边开始,只有一小部分棍法(如八仙棍)反向起势收势,但这最终归根结底是秦汉时期尚右习俗所致。
(二)古代阴阳思想对中国红拳艺术影响深远
阴阳思想源自战国时期齐国哲学家邹衍,它是一对哲学范畴,对中国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红拳艺术中,不可忽视的是它如何运用阴阳平衡来塑造动作形态,以及如何通过动静结合来展现斗争之间无始无终的地理意义。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