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术,作为数百年前民间秘传的内家拳宗派,其独特的功、理、术、法和窍,不仅在技击理论上有着独到之处,更在击法精巧细腻方面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系统完备且博大精深,它以行功走架不尚花俏为特点,注重技击实战能力,因此被称为“非读书明理之人不传”。曾因其深奥而有“书生拳”与“丢荡拳”之称。
此派拳术严格选拔门徒,只对德才兼备者开放,从未广泛传播。直至清朝中期,由林世春先师带入山东省招远,并由他晚年的弟子丁子成先生进一步发扬光大。在1926年,丁子成先生创办了黄县国术研究社,并担任社长,将这门宝贵的内家拳艺术推向更高层次。
一、掌握捶合势,以势合气
这门古老武学强调的是“以捶合势,以势合气”,其中三捶被视作百般变化的母体。这三种出手方式包含沾粘撑刺勾挂锯锉等多种劲力,每一步都需要提膝拔步和屈膝拖进来完成冷静稳定的寒鸡步。动态力量从下肢磨练而来,上身则保持正直,以达到畅胸实腹并沉稳刚猛。
二、融形于体,以劲为用
根据拳经,这里的形体是取自自然界中的风雨霜雪水火雷电,而这些自然现象又反映到了每一个动作中,使得每个姿态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这不仅要定型,也要充实,同时探索最真挚的发劲真谛。
当有人问及为什么各式各样的武术体系都讲究不同的劲法时,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回答说:“我们的劲,是随敌人的变化而改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劲,也可以是一个动作多种劲。而别的一些武学虽然也有他们自己的明确名称,但这种简单化是错误的!我们的每个套路演练风格都不一样,每个招式也都是不同的,而且即使是在同一招式下,在不同的套路中也不尽相同。”
三、通过阴阳平衡,用刚柔相辅
依据拳经,“阴阳相生,动静相合”,把一切运动皆基于这一原则进行处理。《易经》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庄子》则指出,“是此亦彼也,彼亦是此也……彼是此,无所得其隅,即谓之道枢。”这样理解,就能将所有矛盾统一起来,最终达到一种神形兼备、高度统治力的境界。
2025-01-05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4
2025-01-03
2025-01-04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