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声,一个名字在武术史上响起了震惊四方的音符。1903年2月,他出生在湖北省武昌县葛仙镇(今鄂州市葛店镇牌楼街),原名万常青。13岁随叔父万廷献到北京读书,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期间曾拜沧州神刘德宽的高足赵鑫洲为师。
赵鑫洲是一位彪形大汉,虎背熊腰,练得一身好武艺。万籁声学了三年少林之后,听说有个叫杜心五的,以前是湖南一带著名的武术家,因“神经不正常”流落到了北京。他抱着好奇之心前往拜访,从头到脚将杜心五打量了一番,见此人中等身材,体格削瘦,衣衫褴褛,但两眼炯炯有神,便要拜他为师。
杜心五听后哈哈大笑说:“我根本不会什么武术,你还是赶快走吧。”万籁声执意恳求,几次往访。杜心五终于被这位求学心切的青年的诚意所感动,便收了他。原来杜心五练的是自然门内功,此门功夫历来只单传不传其二。
得自然门内功秘传之后,又先后拜刘百川、王芗斋、王荣标等名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他除了擅长少林门和自然门内功外,对其他各大门户如行意、八卦、太极、猴拳、劈卦、罗汉、中拳及枪器械、暗器等主要无不涉猎。
1927年初,他第一次在武坛显露锋芒。在《北京晨报》发表了他的数篇武术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1928年,他撰写了十几万字的《武术汇宗》,并从此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万籁声。这本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首部系统化的大型 武术专著之一。
1928年10月11日,在南京举行的一场重要比赛中代表北京队参加比赛,并以优异成绩成为了当时最受瞩目的新星。此后,他代表国家多次参赛,并担任过两广国术馆馆长,以及各种职务,如重庆中央训练团 武術总教官等,一直活跃于中国乃至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地球舞台上,为中华民族争取尊严和荣耀,为人类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的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原因,他转而投身医学事业,最终成为了一名医生。在这一职业道路上,他依旧保持着习惯中的精力,将军事技能与医疗知识相结合,用尽全力去帮助更多的人们。而他的体育教育思想也深远影响着未来世代,使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一个典范人物,也使他永恒地留在历史舞台上的光辉印记。当我们回望过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时代怎样孕育出了这样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万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