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将太极练习的某些基本原理(如无意用力、虚实转换)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行走、站立、坐卧中,那么既能增添生活的乐趣,又能增加太极练习的时间与空间,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训练效果。以下,我基于实践体悟,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进行这种训练。
一、行走时运用尾闾。“尾闾中正神贯顶”是太极盘架训练的关键。例如,在行走时,我们可以运用尾闾平移。在不同的步伐中,如平步、中高踏上坡或下坡急步慢步,以及负重或提物等,都要注意尾闾。松弛膝盖便会松开尾闾,使得行走变得轻松自如。尾闾就像小船在江河上操纵舵柄,控制方向和保持平直,同时也需要调整方位和对准目标。此外,还需注意,当眼前望去时双手前后相继移动,就像是手掌内侧紧握着小气球,当向前移动时,小气球似乎被推向前面;当向后移动时,则好像收回混元大气以至于后面。当手部温热起来,这种意念便达到了。
另一种八字步法也是如此,由于重心在左右交替变化,因此要求对尾闾有更复杂一些的理解。总体来说,尾闾呈“の”形状旋转,其幅度较小,但拥有这样的意识,可以随之旋转手臂。如果左边虚假则转化为右边真实,反之亦然;虚则到头,无始无终,而实则达到最深处,也无始无终,从而产生沉稳劲力。不断这样迈动,便能够感受到很多趣味性。
二、站在“三顶”。古语“站如松”,即端正、中直、平稳。在站立也有三种形式:①两腿自然分开双脚重量平均站立;②偏沉站立;③“三体式”站立,即斜向出一只脚。这三种形式都可展现太极风范。而方法是通过“三顶加二钻”。所谓“三顶”,指的是头部朝天顶百会穴朝上,将颈部关节撑拉,使头脑灵活清晰;膝盖微微倚靠似頂非頂,以利于下肢放松柔软;舌尖轻触上颚,以利于润泽金津玉液所致。而所谓“二钻”,指的是两脚涌泉穴仿佛从身体内部穿透地底形成一个针尖一般的感觉。当两脚重量均衡并且同时前后有别且相随时,则身后的紧密与前的浮动不断地转化为身前的浮动与后的紧密。此情况若偏沉或采用三个点式,则要注意身心垂线移动,让左边重心移到左踝内侧,而右边重心移到右踝内侧。
三、坐在会阴。“坐如钟”含有端庄、高贵及内守之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状态。“精神内守,不生病”的道理建立在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基础上的故坐姿也很重要。大多数人采取习惯性的坐姿,加上随意性,一旦落座往往掩埋了会阴,对经络通畅不利,上至百会下至会阴,是佛教中的重要经脉,如此遮蔽阻滞带来诸多害处其克服办法是在木质凳子以上确保会阴留空先民传统凳子的设计不仅节约材料,而且适合正确坐姿然而多数不知晓解决方案是在臀部垫子稍微抬起一寸使得佛教趺跏坐要求满足,让不会受压让座者把会阴安置妥当之后身体端正想象会阴连通百會下连涌泉背应命门腹应劳宫亦可让这些穴位形成圆环形隐性线路,如同网络,这些线路运行呈圆圈接收阳光或月亮精华之气
四、卧在“四空”。所说的"四空"指的是手掌底板和足底板以及胸腔和颈椎都保持为空旷状态睡眠期间,让颈椎完全露出来睡姿呈现"大字"型,即仰躺双臂水平伸展成横杠,双腿伸直张开成撇捺符号,全身放松不要使用枕头,如果必须使用,则只有1厘米高左右枕头,让颈椎接触空气一般人的睡姿隐藏了许多弊端,其中包括遮挡与掩盖了颈椎这对健康造成了许多问题安定好颈椎之后,将手掌摊开并使足底板保持平滑然后数呼吸吸入天地清新之气深入骨髓呼出体内深层浊气病邪排除表面或者侧卧试图按此原则操作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