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武术》2009年第4期的专题讨论中,名家们深入探讨了太极拳中的“松”字问题。他们指出,“松”不仅仅是外表上的放松,更是一种内在的状态和技巧。吴图南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松功论”,强调了太极拳中的“松”字对于练习者的重要性。他解释说,“松”字含有蓬松、宽而不紧、轻松畅快等多重含义,是一种包含小孔以容纳其他特质的状态。
然而,无论如何解释,“把‘望文生义’之嫌”的感觉还是很难避免,因为它似乎只停留在字面上。实际上,太极拳中的放 松与日常生活中的放 松有本质区别。在太极拳中,要达到真正的放 松,不仅要避免用力,还要加上意念,使静态的 松变成动态的 松,与日常生活中的放 松具有本质区别。
《中华武术》的名家讲堂上,有些老师介绍了一种骨肉分离法,这种方法通过让身体像流水一样流向脚下,同时骨骼向上升,这样就能产生一种特殊的 松沉感觉。这其实就是气功中广泛传播的一种放松功。
将“①不用力”和“②用意”结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 “用意不用力”,这正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松”字在太极拳理论和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杨澄甫先生在他的《太极拳术十要》中特别强调了“松腰”,因为腰部是整个身体活动的大本营,与气沉丹田息息相关。一呼一吸,一升一降,可以构建内气潜转,对于生命健康至关重要。而冯志强老师则指出,每一个式子都有一次沉肩垂肘的过程,使得内气能够到达四周,并归于丹田,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够达到 太極 拳 的 放鬆要求。
总结来说,太極 拳 中 的 “ 放鬆 ” 包括从浅入深,从局部到全身,也包括使用意念来行气,以心行气,以氣運身。如果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原理,那么就能看透 “ 應力的玄機 ”,并且理解为什么只有当身体完全放开时,才能使氣道通畅。这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一个链条,我们通过这个链条可以了解自己的练习进度,以及自己的内功水平,然后不断努力,最终达到完美境界。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