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字秘籍揭秘功夫中的玄机

《中华武术》2009年第4期对“太极拳的放松问题”,请名家作了专题讨论。各抒高见,获益匪浅。最近在《中华武术》2009年第10上看到有人介绍吴图南的”松功论“中说:”凡练太极拳者,知松、沉为太极拳之重要条件。”“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也。放开也,轻松畅快也;不坚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特质之特性也。凡此种种,皆明示松之意义也。”吴老对“松”之一字之讲解,可谓穷极言词,用心良苦。

请恕笔者不敬。不管怎么解说,说来说去似乎宥于 “望文生义”之嫌,说到底还是一个“松”字的字面本意。但是,这个字面本意却蕴藏着深厚的内涵与技巧。在太极拳中,“放 松”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放下身体或消除紧张,它更是一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正确用力和意念来达到一种内外兼修、灵活协调的状态。

我们常说的日常生活中的“放 松”,通常指的是减少肌肉紧张,但在太极拳中,如果没有正确理解和应用这概念,就容易导致失去了柔韧性的力量,而不是真正地达到平衡和协调。这正如杨澄甫所述,在他的《太极拳术十要》中强调了“ 松腰”的重要性,因为腰部是整个身子的中心,与气息息相连,一旦实现了气沉丹田,那么整体运动就会更加自然流畅。

冯志强老师曾经提到,每一式都应该有一次沉肩垂肘的过程,使得内气能够到达四肢末端,这样久而久之,就能达到真正的放 松要求。而他还曾说过:“只有一 松,气才能通。”这表明只有当全身都达到了一种状态上的释然时,我们才能真正地让气血循环顺畅,从而提升我们的实力。

总结来说,“ 太极拳中的‘放 松’意味着从浅入深,从局部到全体,不仅要避免用力过度,更要注重用意与动作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内外之间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心与物之间无缝连接。这就是所谓的一口吞吐山河,让人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心理层次与艺术境界。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一点,可以阅读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小册子或者参加相关培训课程,那里你会发现很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秘密等待你的发掘。当你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你就能像行走江湖一样自信满满,无惧风雨,只因你的每一步都是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一步。而对于那些想要探索更高层次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一段旅程。你准备好了吗?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