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印迹武术运动的蓬勃开展

2016-01-15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技击,即武术,是一种用于搏击的武术,它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本校的技击运动发起于1910年,是我国开展技击运动最早的学校。1910年春,一位外籍教师在试验机器机车时,轮转如飞。这时,附中学生向绍洪以臂一挡,车轮立即停止,一时间惊动校内外。后来得知向绍洪精熟南拳,臂力过人,能运气,气到处刀剑不能入。校长唐文治闻之后十分高兴,就聘向绍洪担任技击教练。初期,跟他练习的有数十人,这时本校有组织的技击运动的开端。

唐文治对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技击推崇备至,竭力鼓励更多的学生习练技击。在为技击部成立10周年纪念册所撰跋文中,他申明了当年倡导技击的深意:“提倡技击者,则正欲以吾国固有之体育良法,以使吾民族有发扬蹈厉之精神,勇敢振奋之气概,以求达其国内之安全,俾世界日臻和平者也。”又说:“发奋有为之精神,必寄于发奋有为之体魄,是余昔年所以提倡技击之意也。”技击运动开展起来后,参加人数愈多,向绍洪因功课学习繁重,辞去技击教练兼职。唐文治决意扩展技击运动,另延请武术界名师、寺院高僧来校掌教,先是聘上海精武体育会著名拳师刘振声、张富有、赵连和三人轮流来校担任拳术教练。刘振声等皆是武术大师霍元甲的高足,武艺精湛,精于北拳,他们来校后推动了学校技击运动的开展。

1912年春,刘振声等离职,学校聘请温州某寺高僧仓演、肃谦两人教授功。9月,本校商船学校迁往吴淞,唐文治拨出所余校舍一间,作为学生练习拳术的专门场所。是年秋,学校正式成立技击部,确定以“发扬国粹、强健身体”为宗旨,推举附中学生黄照临、李鸿儒担任首任正、副部长,订立规则,购备器械,制订服装,当年会员即达百余人。1913年春,仓演、肃谦两僧离校,由黄照临介绍精武体育会刘震南传授心意拳法,同时王芝祥将军介绍深州李存义来校授形意功。数月后,两拳师离校,唐文治复聘湖南刘世杰传授白水功。1914年春,刘世杰得军界要职离校,唐文治复请刘震南来校执教。

刘震南(1860-1934),曾用名刘同岭,字寿山,人称“震南天”,山东德州德平县(现临邑县)人。少习武术,谙熟武当太行拳、心意拳、形意拳等,曾中武举。中年在张家口一带设镖行,辛亥前夕来沪加入精武体育会,另创办中华国技传习所,广收门徒,从学者甚众,武术名家顾留馨、唐豪、任志傲皆出其门。刘震南第二次来校后,在唐文治及后来主校者的礼遇下,长期担任技击部教练,任职直至1930年,先后长达14年之久。任职期间,刘震南始终勤于职守,热心教授,不计名利,深为学生所尊敬。当时美国育教授莫礼逊,月薪高达数百元,而刘震南薪俸只有30元,又不供住宿。他每天乘人力包车,准时来校,从不迟到早退。他曾说:“唐校长知我为人正派,不以我为江湖卖技之流,而付我以消除‘东亚病夫’之称的重任,因此薪金虽薄,非所计也。”

1911年技击部部员合影,中立者右起校长唐文治、技击教练刘震南

在唐文治的大力提倡,刘震南的循循善诱之下,技击运动在校园内日渐发达,取得显著成果,使技击部能与当时上海驰名的精武体育会及体操学校相媲美。1914年,会员周仁山从中学毕业后,留校专任附小拳术教练,使技击运动扩展至全校学生。10月,技击部拍摄了会员搏击照片6张,送至美国巴拿马世博会陈列,颇得外国人赞赏。从1915年起,学校将技击列为校运动会比赛项目,另每年召开全校性技击大会,专来观看技击表演者甚众。唐文治进而认为技击为我国固有国粹,在1915年实行强迫运动时将技击列入必修项目之一,规定以25人为限,每学期小考一次以分优劣,每学年大考一次以定升降,练习四年成绩优良者发给毕业证书。到1922年技击部成立10周年纪念时止,毕业者有黄照临、鲍国宝、伍渊、叶舒瑶、王寅清、张令采、张孝友、李果能、吴维翰、汤辅成、华寿奎、费福焘、高谓初、陆定一、朱麟五等18人。

1922年,交通大学技击部成员合影(右前一为陆定一)

参加技击部队员的学生,以附中学生为主,也有少数附小、专科学生,当中有凭着兴趣自愿报名参加的,也有选作必修运动的。附属小学学生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到了附属中学时,则必须从童子军、技击或体操三者之中选习其一,一些附中学生将选习技击。从中学三年级起,在打好基础而又认识到技击对健康和自卫的益处,则可以继续深造,就能成为技击部主要队员。技击部以健身自卫为目标,教学步骤一般分基本功、动作、实战三步,练习内容有南拳、北拳及其各类冷兵器,技击部毕业生朱麟五曾忆及当年所学内容:

我在小学从周仁山老师学南拳,中学一年级从刘师学北拳,如练潭腿、二郎拳、拳、长拳、行拳、燕青手等。二年级加练简单器械如青天棍、枪、昆仑刀等;第三年始,再提高到较难的武器如三节棍、七节钢鞭(又称九节鞭)等,以及从二人到四人的对打,如“三英战吕布”之类。

1916年夏,技击部长黄照临毕业,改由张孝友任部长,后鲍国宝、张令彩、叶舒瑶、金泳、朱维铨先后任部长。次年春,在学校举行的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期间,表演节目中首为技击,十分精彩,观看者人山人海,技击部声名鹊起。此后相继应邀赴上海青年会、沪江大学、无锡等处表演,屡屡得到各界人士赞许,从而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加入技击运动。至1921年春,参加技击部队员增至200余人,成为校内会务最发达、影响最大的体育组织之一。1922年技击部编辑《南洋大学技击部十周年纪念册》,1925年组织编辑出版《技击丛刊》;1930年在上海召开的武术大会上技击部表现出色。此后技击运动在交大一直延续至抗日战争时期,先后长达30余年,是一项很有群众基础的文体项目。技击运动对活跃校园文体生活,以及对中华武术运动的普及与传承,都起到了一定推动促进作用。

来源:王宗光主编、欧七斤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史》第二卷“创建近代工科大学”。单位:党史校史研究室(档案馆合署)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