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派太极门源自道教,依据拳法“昆仑太极拳”而得名。它遵循道家经典,传习太极拳法、器械、气功以及内丹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据说,这个流派起源于青海,由提克鲁·呼图克图等人根据老子的思想创立,并融合了儒释两家的元素。他们认为,“性无命不立,命无性无有”,主张先空心后修炼“精气神”,达到性命双全。
昆仑派的太极拳以动静相间、刚柔相济著称,是一种既练功又练技的内家武术,其特点包括松宽放展和韧侧贯蹬。该流派强调动作舒展、大方优美,使人在练习时感到心智空灵,力达九窍。
昆仑太极门包含套路、心法、练法和养生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理念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意味着通过不断地修炼,可以达到阴阳平衡,从而使身体健康长寿。
历史上,这种武学主要在青海、新疆地区流传,是历代道士皇宫王府修仙练武的重要手段。在元末明初,有名的大师张三丰将其收集整理成现在我们所知的太极十三式,并将其保存在武当山上。而昆仑派的昆仑太极拳则吸收了正宗武当太极十三式的精髓。这一流派至今仍被视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