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弄清什么是太极拳,首先要弄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中国古代武术中的规矩、理论、总则、大纲就在这些文字里,经过多年的练习和对这份经典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阅读了吴文翰老师文章后,对我个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下虽然不敢声称完全掌握,但愿意试着将其体会分享出来,如有错误,请指正。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形无像,是静;有形有像,是动。两者的相互转化符合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强调的是中庸之道。在太极拳中,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恰当的点,让自己的身体柔软地适应对方,而不是硬碰硬。
从熟悉到渐悟劲力,从懂得劲力的运用到达到神明境界,这需要时间和不断努力,不仅仅是简单地用力。
虚领顶劲,使头部成为提携全身力量源泉;气沉丹田,让内气上升并下降形成循环;不偏不倚,即使身法改变也不失稳定性;忽隐忽现,同时虚实变化不可截然分开。
一羽不能加,一点都不能多加;蝇虫不能落,一点都不可以落人手。这是因为我们已经达到了高超技艺的地步,用心与灵魂来指导我们的身体运动,以此达到精神上的宁静与内心的大智大慧。
太极外观虽多样,其本质仍然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这一点通过四两拨千斤这样的比喻来说明,它不是靠蛮力,而是一种巧妙策略和技巧所致。而且即使到了老年,也能保持精通,因为它涉及到的并不只是肉体力量,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修为与控制能力。
身法如同平衡器一般稳固活泼,如同车轮般圆滑旋转。如果一方偏重就会被迫跟随,如果双方均重,就会产生阻滞,每当见到长期练习但未能运化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设限于人间制约,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点。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我们必须了解阴阳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粘住就是走开走掉就是粘住,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懂劲”的秘密——阴阳相辅相成,因此不会再陷入单一或双重状态下的困境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手段了。
当我们真的懂得了这个秘密之后,就能够愈发精进我们的训练,只需默默思考,不必急于求成,最终能够达到从心所欲的一种状态,那才是真正达到了高层次的技术水平。而这是通过不断地默识揣摩来实现,并最终让它融入每一次行动和反应中去执行,比如在推手或挥棒时,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快速调整自己的姿态和方向,这要求非常高的心理敏捷性以及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位置关系严格把控才能做到,而且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和速度,使得整个过程既流畅又有效率,从而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展现出最佳表现。此外,还要明白舍己从人,即主动适应对方,而不是盲目追求自我目标,这样才能避免因误判而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