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太极拳内功的奥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太极拳的定义。太极拳是由“太极”和“拳”两个词组合而成的一种武术,它融合了中国传统道教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平衡与辩证发展,以及整体把握与追求完美的理念。让我们从解释“拳”的含义开始。"拳"不仅仅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一种具有技击功能的艺术表达。在古代,人们更侧重于技击能力,而现代则更加注重健身效果。
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武术史,各种类型繁多,有以动物形象命名、以历史人物命名以及特定演练方式命名等多种分类方法。然而,只有太极拳独特地以中国道教哲学中关于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基本原理——"太极"—为名称,这使其具有更深层次的人生智慧和文化内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太极”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一个圆形图像,圆内部包含两条交织在一起的黑白鱼,每个鱼眼都能看到对方颜色的反射。这象征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预示着事物之间相互转化无休止。此外,“四个特性”(即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系统性和追求完美)也构成了太极哲学体系,使得它成为一种高层次且富含内涵的人生修养工具。
由于解放后政府对于推广及宣扬太極之熱潮,加上同志題詞「好」後,促進了全國乃至全球對於這種傳統藝術興趣與了解,但實際上真正能將此藝術傳播出去的大師較少,因此晨練活動常常缺乏明師指導,這就導致了「外行」教導「外行」的現象,即所謂晨練中的「大型運動操」現象。而新編套路競賽,不僅忽視了松柔韧力,更強調動作高度與響亮度,這些都可能誤導學習者,以為這就是真正的內功修為。
要想學會真正體現內功之佳品——推手比賽,其實已經處於一個誤區狀態。一向主宰推手散手比賽的是力量较量,而非真正在乎技術精良或理解內勁運用的地方。但正如某些傑出的大師們所言:“三年形意打死人,十年不出門。”杨露禅三下陈家沟,他花费十八年的时间才学会这门艺术。这说明学习任何一门武术都不容易,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者,都必须坚持不懈并不断追求卓越。
为了掌握 太極,一般认为需要经过五個階段:學習階段,在這個階段你必須嚴肅地、一招一式地去學習;修復階段,你只學了一遍是不夠,要請老師給你反覆修正每一個動作;練習階段,就是在前兩個階段基礎上,一套拳既熟悉又符合規矩,就需個人苦練,因為不是教來的,是練來的;內外合一期,這時候你的外形熟悉後,要結合呼吸與劍路;最後是隨心所欲期,即神明期,這時候已達到高層次,一套拳既在外形上舒展漂亮,又從內劍流露出無阻碍感,使人感到打得如春風吹過柳絮一般自然自在地流轉變化。
至於是否存在內勁心法?那便是各位弟子們終身追求的心法——道德意念呼吸上的修炼。在道家的看法,“性命双修”,而心法則是在历代先师们或随著时间积累经验和方法以及取得一些认识到的教训,这些都是通过文字留下的理论著作来指导我们的实践。而练习好的内功,则需要老师点拨,并通过言传身教来实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逐步攀升,不断苦练才能达到目的,因为空谈不足以触及真谛,只有实际行动才能实现改变。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