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须避双重之弊!为何?从太极图上观察,若出现完全的阴阳平衡,便使得太极圆不能转动而陷入静止。这样一来,世界万物也随之停止了,运动、时间、空间都凝固了,那是什么样的境界呢?宇宙消失了!由此可见,太极图乃是中华古人对世界万象的洞察与揭示。
更令人惊叹的是内外动力与生机的深刻解读,那便是太极图中的鱼眼所隐喻。所谓双重与不双重实则是对虚实感悟和阴阳理解的把握。在习练太极拳中,不断深化这些感悟会带来更多领悟和发挥。艺无止境,这正是一种宝贵的见解。
初学者难以将这多方面注意点融会贯通,但随着拳艺逐渐精进,将有更多体验,更深层次的领悟甚至更多创新的可能展现。这也是前辈们经验积累,也是我们在习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攻防两者之间,都需兼备攻势与守势,如同推手中遇到对方进攻,一味防御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无效抵抗。此时要运用引左击右、化上下劲、直劲横打等技巧,以虚实分明听劲变化应对。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过度依赖双重往往导致无法有效应战或准确反击。理想状态下的太极拳境界,是阴阳相互补偿而又保持平衡,没有丝毫差错;虚实恰到好处,不偏离中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丢不顶、粘连相随”,即主动攻击始终掌控在自己手中。
初学者容易迷失腿脚上的虚实分明,因此练拳起步就需要建立稳固架子,这是基本功之一。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重腰部松软背部拔举肩膀沉稳肘关节放松,以及胯部沉稳腿关节柔软等关键点。只有这样,架子才能工整,从而开启真正锻炼旅程。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就像练字一样搭建结体之后,还需要不断磨砺笔力达到流畅自然。此类修为也是通过长期坚持才能够达到的。
内外交换中的虚实变迁亦是太極拳不可忽视的一环,即内气外布及外引内收,这彰显了武术独特性,最典型表现包括气沉丹田和千年鼓荡力的概念。而双重实际上就是指缺乏这种区分,使得行动僵硬气滞郁结,对身体造成负担和不适。
因此,我们必须警惕这种“病态”的训练方法,并从腰腿开始,从基础出发,由表至里,由粗细循序渐进,以相互影响促成武艺日益精进道行愈加丰富。这便是在艺术领域追求完美永无止境的心路历程,而这正是我国传统武术面向全球展示其特色并非简单模仿其他流派,而是在尊崇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所在。如果能从推手这样的基本功开始探索,则中国武术如何展现自身魅力将更加清晰易懂,同时也能区别于如拳击自由搏击泰拳跆拳道等其他竞技体育项目,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大成功。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