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之道,内家拳的精髓在于“敬”,这五个字中包含了存心、紧迫、径直、劲力和切磋。其中,“敬”字是首要之处,它代表着对古人智慧的尊重,对前辈技艺的致敬,以及对内家拳修为的坚持与追求。
在古代文学中,每一个字都蕴含深意,不多不少,让读者在反复领会后,才能感受到作者的心血和真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那些文字中汲取养分,而不是像嚼甘蔗般浅尝辄止。
王征南将内家拳精华浓缩为“敬”,展现了他对文化传统的深厚理解和尊重。他所表达出的真实意义,或许只有他亲口解释时才最为明确,但对于后来的行家来说,只能通过字义和个人体验去探索其奥秘,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规范自己的修炼过程。
太极名家董英杰先生每次练习必穿长衫,以庄严之态示人,无一丝马虎,这正是对太极拳精神的崇高体现。而李雅轩先生回忆师父杨澄甫打拳时的情形,便是潜心揣摩学习的一种方式,没有松懈过分。
"敬"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一种尊重,是对别人的赞赏,也是自我提升的一种力量。当我们发现别人有所长处,就应该用恭顺的心态去接纳,用模仿的心思去学习,从而得到自信。这种行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能净化人们的心灵,维护社会秩序,是文明礼貌的一部分,即使是在获得物质利益或好处的时候,我们也应保持这一份谦卑与尊重。
古代制定礼仪,就是为了建立君臣相敬、朋友相待、夫妻相爱等良好关系,为社会带来稳定与进步。在家庭里,小孩向长辈表示尊重,可以得到温暖与关怀;领导上,对领导表示服从,也可能获得回报;即便是不被普遍认可的人,也因为他们独特的方式而存在,这些都是基于某种形式上的“敬”。
无论哪一种武术,都源自前辈们辛勤汗水浇灌。如果我们得到了这些宝贵知识,更应当铭记它们难以忘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发扬光大。因此,在修炼任何一门武术之前,都必须先学会以恭顺的心态开始,因为这才算真正地起步。而且,这样的心态会让我们的修炼更有成效,让我们的师父感到骄傲,让我们的技艺更加完善。
王征南老先生把内家的五个基本原则总结成了“存心之五字”,即:“敬”、“紧”、“径”、“劲”和“切”。这里面的每一个词汇都蕴含着丰富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个首字——“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的含义远非简单,它指的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一种超越日常生活范围的情感投入。它要求我们既要有一颗虚诚的心,又要有一双专注的手。一旦你具备了这样的状态,你就可以轻易地掌握任何技能,无论是学书还是学武都会非常容易,因为你已经进入了一种全新的世界,那里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地方。在这个世界里,每一次练习都是向着更高境界迈进的一步,每一次思考都是为了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而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