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是内家拳的首要字义,古人以此为文章立意,不多不少,一字之中蕴含深远意义。王征南将博大精深的内家拳精华浓缩为五个字,即"敬、紧、径、劲、切",其文化功底非一般可比。后人从字义和自身体会去理解与释义,以指导自己规范自己。
太极名家董英杰每练必着长衫演习,无有丝毫马虎,其对太极拳的敬被后人所称道。李雅轩先生回忆师父杨澄甫打拳时神态形象,潜心揣摩未敢有一毫松懈。
敬意味着尊重,是文明礼节之一,使得自身得到榜样与力量,对于他人的长处即可致敬。它净化人的心灵,为社会秩序提供保障,小孩对长辈、大众对领导都应行之以德。
对于练拳,更需怀有敬意,无论何种拳术,都是前辈们的心血传承。不仅如此,它还能使得个人修为提升,与师父之间建立起如父子般的情谊,如田种兰对宋铁麟绝无分割之感。
这份恭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即便三岁的小娃娃也不容小觑,因为谨慎才能防御一切偷袭。此外,用心集中精神尤为重要,在武术修炼上更显关键性,要提起全副精神才能真正进步。而这种用心正是通过“敬”来实现的。
据说王征南爱好拳术,他的事业如同父亲般严谨,他病了时悉心伺候直至师父传授最后一口气,这也体现了他那颗纯粹且坚定的“敬”。
因此,“内家‘存心之五字’”中的“敬”,其实就是王征南老先生一番苦心总结的一个宝贵教诲。在学习任何艺巧之前,我们应该以这样的状态去面对挑战,以全副精神去修炼,这样才能让我们学到的东西事半功倍,并最终成为一代宗师。在战斗中,如果能够像变脸一样令人生畏,那么敌人们自然会给予你最高程度的尊重和恐惧。这也是“变脸”的另一层含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存在感,让对方感到自己的威胁力度,而不只是简单地攻击或防守。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最初的一词——"敬"。它是一种修为,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品质,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话语或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是如何顺应自然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人生境界。这正如《道德经》所言:“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