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门派有哪些心意拳在物品中寻找传承

一、意拳起源

意拳,又名大成拳,是中国内家拳术的一种,源于心意拳(也称形意拳)。相传南宋年间,民族英雄岳飞创立心意拳。岳飞被害后,朝中奸逆处于对岳飞的恐惧,下令如有练习心意拳者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明末清初,浦东道人姬隆风祭拜终南山王庙,偶得王拳谱。姬依照拳谱,昼夜练习,反复研磨,深悟其奥,遂将已失传的心意拳得以延续。

二、洛阳意拳简介

60年代,由杨绍庚先生从北京带入洛阳,并开始了传播工作。在2013年张三立先生成立“洛阳市意拳研究会”,向广大市民推广养生桩。2014年6月,在张三立先生和广大爱好者的努力下,在洛阳市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意拳在洛阳的传承:王芗斋、杨绍庚、张三立等人。

传承人介绍:

杨绍庚:云南昆明人,以武术为业,上世纪40至60年代在王芗斋老师教导中精研意气之法,为河南省武协顾问及理事长。

张三立: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城医世家,从杨绍庚师从学习,其实践与理论均达到了极高水平,并任现任洛阳市总教练。

三、关于医疗作用

据卫生组织调查,大多数现代人的身体状态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生活方式不良、高压工作环境、高科技生活导致视觉疲劳以及饮食不当等问题。此时,对应这些问题而言,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身心锻炼来调整体态和情绪,如进行站桩功,这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手法,可以提高个体整体功能,使肌肉得到放松,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压力并改善睡眠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动作来增强肢体力量和柔韧性,以及通过呼吸调节来控制情绪,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好的支撑。

此外,在医学界,对某些慢性疾病,如骨关节炎、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的研究显示站桩功可能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减轻疼痛感,加速恢复过程。但这需要更多科学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不同的人群对同样的运动方案反应不同,因此建议在实际操作前咨询专业医师或健身教练,以确保运动安全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