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中的内家拳简直就是敬畏之极的绝技

内家拳之敬:中国功夫中的内家拳,简直就是敬畏之极的绝技!古人将其浓缩为“敬、紧、径、劲、切”五字,其中首要之物即是“敬”。正如古文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每一字都蕴含深远意蕴,不可轻易理解。王征南将博大精深的内家拳精华凝练为五个字,其文化底蕴非凡,真实含义唯有他能言尽而言不烦,可寻无踪。

据说太极名家董英杰先生每练拳必着长衫演习,其对太极拳的敬为后人所称道。李雅轩先生在文章中也时常回忆师父杨澄甫打拳时的神态和形象,潜心揣摩未敢有一毫松懈。

“敬”的意思是尊重,是敬佩!它使我们得到榜样,给我们力量,让我们信心满怀。这也是美德,它净化人的心灵,是文明社会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礼节,因为它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可以得到帮助,可以得到好处,可以得到真诚的朋友。

在古代礼仪中,无论君臣还是朋友,都应相互尊重,以维护和谐社会。在家庭里,小孩对长辈应该有恭顺的心态,这样才能得到了好吃的和红包。而对领导,我们也应有恭顺的心态,这样才能获得回报。即便是溜须拍马,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尊重,只不过别人可能看不惯,但这也是为了生存,有自己的目的。

一个人走得端正,有本领,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就像周总理,他即使敌人也能感受到他的高尚与伟大一样。因此,对待练武,更要有恭顺的心态,无论哪门武术,都需要前辈们的心血,我们后来者得到了传授,更应该铭记此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地把握住这门技艺。

师徒之间,如同父子般亲密,他们之间的情谊是建立在彼此之间深厚的情感基础上,而这种情谊又源于他们间相互间的恭顺与尊崇。当师父田种兰面对师爷宋铁麟时,他就表现出了高度的恭顺,即使是在没有话语的情况下,也不会坐下,这背后的故事更像是对于一个伟大人物致以最深沉的情感和最大的尊崇。

所以,当我们谈及内家拳中的“敬”,我们不是单纯地表达了一种姿势或动作,而是在强调一种精神状态,那是一种全副精神投入、一颗专注的心、一份坚定的决心,一种永恒不断进步的人生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敬”成为了修炼者追求完美自我提升的一项重要原则,同时也是武术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变脸”这一招,也被视为一种最高级别的情商,它让对方感到不可侵犯,从而赢得了对方的认可与尊严。这一切都是基于那个简单却又复杂多面的词汇——“敬”。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