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世界高水准的自由搏击,惊奇地发现高手之间的较量,最后决定胜负的,往往是选手运用巴西柔术一定乾坤,其实就是地躺的、反关节的绞技。这种技击,在中国的民间传统武术中,比比皆是。通常的叫(反关节)擒拿术,太极拳中称作“拿”,顾名思义,就是象拿东西一样,很轻松、随意地、牢牢将对方提携在手中,根本无法挣脱,只能惟命是从、俯首为臣。
也许大家对太极拳的“拿”,体会感悟不深。但是喜欢太极拳推手的人,对“拿”就有了直观的理解和认识了。当自己与对方推手,一方感到自己与对方接触的部位,被对方轻而易举、莫名其妙地管住了,难以挣脱,同时,感觉到自己的双脚,身不由己地被缓缓地提起来,完全失去重心控制,只能随对方任何摆布。这就是,对方拿住了自己的重心:看似对方,将死了自己的接触部位,其实,对方完全控制了自己的身体平衡和重心。
说来,说得好,它既不是用手去硬生生地板对方的手肘,也不是穷凶极恶地、死命纠缠别人的腰部,而是运用自身的心理状态,不知不觉地、高度集中精神,用最小化力气巧妙获得优势,从而将对面两点固定下来,然后利用自身力量和气息通过内动,有自身双臂及两腿协调运动引发自身两个接触点产生相反方向同步移动,以此紧紧锁定对面的接触点,与此同时微微下沉上提,就可以使对面的脚跟无力支撑,这整个过程就是太极拳中的“拿”。
当你成功实施这样的抓取,你就能够任意操控你的对战者。这正是一种典型的情形,即使用最小化努力却达到最大化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经常赞美它,是一种力量之道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必要过于纠结于哲学上的讨论,而应该更深入一些实际操作中的细节,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中寻找武艺修炼所需的心得体会。
确实,如今世界各处,无论是在跆拳道还是相扑或空手道等多样运动领域,都隐含着中国古代武术元素。然而,我们独特且悠久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太极拳为何仍未被全世界公认为一门真正可行且有效率的话语系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或许这背后隐藏着更多复杂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究。而对于如何提升我们的体育文化影响力,这是一个需要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大众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29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