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流 螳螂拳为明末清初胶东人王朗所创,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相传,王朗祖师察螳螂捕蝉之动静,取其神态,赋予阴阳、刚柔虚实之理,并融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之法,以演绎古传十八家手法于一体而成就了螳螂拳法。莱阳是这门武术的发源地,从未间断地在以莱阳为中心的胶东半岛世代流传至今。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七星螳螂拳等多个流派。七星螳螂拳,是中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不仅吸收了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精华,而且凝聚了历代拳师的心血和汗水。
二、师承关系 王朗—升霄道人李庆云—李之箭—王云生—范旭东—林景山—林尚伟—林东柱
三、拳功体系 七星螳螂拳中的械式是根据一代宗师林景山所传,以古法十八罗汉功、三回九转排气内功为基础,同时结合套路与器械进行练习,以达到内外相辅相成、一体化效果。在方法上,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打劲用法三合一”的风格特点。
七星螳螂拳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基础()、核心()、辅助(器械),以及对练和散手两大技击要素,其中基础是起点,而核心则是整个体系的灵魂;辅助则提供支持,而技击则是最终目的。
是七星螳螂拳中的基础,对于研究和练习非常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内气、内劲和内功的培养及提高。在古人的话语中,“练不练到老,一场空。”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丹田呼吸来锻炼内部力量,以增强外部力量。其中包括罗汉十八功、三回九转排打功,这些都是为了培养整体力气并提升内心平静。
拥有着深远意义的是这门艺术中的“意”——即意念控制身体动作。这意味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意念,不应过分追求肉体上的劳累或力量展现。“勿使肉力见真章”,因为这样做容易导致筋骨疲惫,也可能造成肌肉损伤。而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意志去引导我们的身体,使得每一次动作都充满智慧与韧性。这正如同《易经》所言:“知止而后有定,有定而后能静,有静之后能安。”只有当我们能够掌握自己的意念时,我们才能真正进入武术境界。
仪器是一个完善系统训练的一个部分,它可以帮助锻炼身躯并增加自信。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石,即基本技术,那么使用任何工具都会感到困难。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手臂和腿部运动,如弓步拦截、高抬腿跟踪等,这些都被设计用于测试不同的速度水平,并加强协调能力。此外,还有其他几种不同类型的手臂武器,比如剑类、中长刀类以及棍棒类武器,可以帮助进一步增强全身力量并改善战斗技能。
对战是一种专门训练机制,它允许你更好地理解对方,以及如何有效防御攻击同时也可以检验你的技巧是否正确。此外,这种互动形式还能够激发你对学习更多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许多新的移动模式,如拍案桃花散摘盔崩步摘要对折大靠交手等,让你的技术得到提升。
最后的散手阶段是一个将所有之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的机会。这不仅要求保持稳定的意识,还需要调整整个身体以实现最佳状态。当执行这一阶段时,你将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武艺之中,与环境同步运转,无需刻意努力便可达成高效率。你也会开始感受到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超然无比冷静,当你既能看到周围一切,又能从容面对一切挑战的时候,你才真正走上了修行者之路。
总结来说,七星膽輕門與其傳統技術結合,在世界範圍內廣受歡迎,這種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正在逐漸揚名於國際舞台上。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