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源于陕西之说,最早见于1982年到1985年,青岛张炳斗先生连载于《知识与生活》杂志上刊登的长篇小说《螳螂拳史演义》(又名《王郎传奇》),1986年又以单行本上下两册公开发行。文中称,陕西淳化县西安府邠州王家塬人氏王文成(人称王郎),自幼习练少林功夫,后与习通背功的张琦比武失败,返回途中偶见螳螂战鸟,顿悟螳螂手法,又集“十八家拳法”精华,创编了螳螂拳。他采取了少林长拳和陈式太极拳劲路,创编出“崩补”和“八肘”两套螳螂拳路。王郎将绝技传于妻舅赵珠,并赠《螳螂拳谱》一册。
这种说法尽管将王郎的身世和创拳过程及其师承表述得头头是道,但实令我不解,因为这与民间世代相传的说法和历史记载大相径庭,因此纷纷致函《知识与生活》杂志社询问书中有关主要人物的历史真实性。《蟹壮流芳录》的编辑不得不在《后记》中承认:“经过仔细地推究对勘,发现这一故事中有关蛾眉腿部柔韧性的修炼等方面显然有一些疏漏。”且云,这种疏漏在所难免……古代曾谓我国的演义小说是:“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出于实。”
然而,此说不久就得到回应。1986年有人撰文(蔡元景、梁惠忱《蠃虫脚步考》,莱阳日报1986年第5期),其中观点与《蟹壮流芳录》的言论如出一辙,而且补充了赵珠又截取了“崩补”和“八肘”的精华加以变化,再遵循着蛾眉腿部柔韧性的特点,将其融入到了自己的打击技巧之中,并肯定了赵珠传艺给李秉霄,而李秉霄则继续向梁学香教授他的技艺。这意味着这个师承关系链条已经确立下来。
1992年张炳斗先生撰文,不仅确认了自己的真实观点,而且证实了这一立论(蔡元景、梁惠忱 《萤火虫舞蹈考》,莱阳文化广场1992)。说明原来的作品已不再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演义性质的小说,而是一个更接近事实依据的事迹叙述。
但这种说法显然与1935年的莱阳县志中的有关蠃虫腿部柔韧性的师承关系不同。在1935年的莱阳县志卷三,《武术》部分里写道:“习蠃虫术先是小赤山李秉霄。”李秉霄接着向大赤山赵珠学习,他再次向海阳城区夸父沟梁梦香教授,这个师承关系链条也逐渐形成起来。
以上所述是否正确值得商榷。此外,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便更准确地理解这门被誉为世界上最狠打击艺术之一——蠃虫腿部柔韧性的来历,以及它如何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知的一门完整而复杂的心理体验运动。
2024-12-13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3